9月1日开始,阜新市中小学生错时错峰陆续返校开学。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秋季开学如期而至,标志着全市教育教学秩序的全面恢复。
从午餐到交通出行再到一日校园生活,开学后,与学生密切相关的这一切有哪些变化,该注意什么?开学伊始,记者针对学生及家长关心的问题在市教育局找到了答案,助力莘莘学子更好适应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学习与生活。
今年秋季开学后,全市校园坚持实行封闭管理。坚持“五个一律”原则,即:未经学校批准,学生一律不准进出校门;校外无关人员一律不准进校;师生进入校门一律核验身份、检测体温、核验绿码通行(所有教职员工和高校学生);对疑似症状者一律实行医学隔离观察;不服从管理者一律严肃处理。对照这些要求,学生必须不打折扣严格执行,在校期间不得擅自离校,家长则应主动不入校门。
全市各级各类学校还将严格做好学生健康监测。坚持“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加强晨午晚检、因病缺课(勤)病因追查和登记等防控措施,掌握学生的健康状况。加强流感等秋冬季高发传染病和不明原因肺炎的监测、分析、预警和处置,防范新冠肺炎和流感叠加发生的风险。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课后服务暂停。去秋以来,我市多所学校推出课后服务,为学生提供放学后在校学习、活动场所及管护,解决家长下班时间与孩子放学时间不同步、接孩子不便的问题。在课后服务暂停的情况下,家长需要提前做好相应安排,抽出时间或老人代劳接娃回家。
在家长关心的食品安全方面,开学后,各校均将进一步加强食品卫生管理。对于师生午餐,各校将会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在食堂就餐、统一配餐、自带或是学生由家长“点对点”接回家用餐方式。各校将加强食堂管理,采取错峰就餐,排队时与他人保持安全距离,在未设置餐桌隔离挡板的情况下,师生员工一律不面对面就餐。做好就餐区域桌椅、地面及餐具和炊具的清洁消毒。加强食材采购、存储、加工和销售等环节卫生安全管理,严格执行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重点对学校食堂低温储存食品及冷冻冷藏设备进行传染源检测排查,确保食品安全,防范季节性传染病。倡导“光盘行动”,杜绝食物浪费。同时,加强对食堂餐饮服务人员的健康防护,将对食堂直接接触生鲜食品等的厨师及其他工作人员每月定期组织核酸检测,并注重对相关企业配餐送餐人员的监测排查,杜绝安全隐患。
需要家长们注意的是,与今年春季分学段错时返校复课时的要求相似,今秋开学后,中小学生在上下学途中仍要坚持家庭、学校“两点一线”,避免不必要外出活动。按照建议,最好是采取步行、自行车、私家车方式上下学,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校车时应注意个人防护,不与他人交谈,与他人保持安全间距,途中尽量避免用手触摸公共交通工具上的物品。上学到校或放学到家及时洗手。
此番开学后,提出校内科学佩戴口罩的原则。秋冬季,大中小学师生在校园人群密集、通风不能保证的场所要佩戴口罩,校门值守人员、清洁人员以及食堂工作人员等须佩戴口罩。幼儿园开园期间,教职员工要佩戴口罩,幼儿不戴口罩。遵循这一原则,家长仍要为孩子准备口罩,到校后按需佩戴。
开学后,我市各校将深入开展新时代爱国卫生运动。结合创卫工作,将做好校园环境常态化清洁消杀,保持公共场所通风,对宿舍、浴室、楼梯扶手等重点场所和部位将定期消毒。将对进入校园的快递及邮件进行集中消杀后再行分发,严防疫情输入。定期组织学生参加爱国卫生社会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