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退休老年人有了新的“工作”。这份“工作”由不同商家提供,靠听讲完成任务,送礼品当作酬劳,可随意四处赶场。乐此不疲者大有人在,潜藏风险性少有人知。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也整不明白讲课的葫芦里究竟卖的是什么药,但是绝对可以确定的是,只要意识到这种推销商品讲座活动背后的健康风险,做子女的就没一个会坐视不理!”近日,市民陈先生的七旬老父在参加讲座后归途受伤,让他对此骤然警醒,想给他人一句提醒,“听讲座的老人,您儿女知道吗?”
记者暗访此类讲座,力图揭开冰山一角。
担忧:参加讲座得不偿失
陈先生的父母并不是此类讲座的常客,“从矿里退休后的10年中,先住城南,后搬五龙,一共没几回”。在陈先生的记忆里,父母近期听讲座的次数有所增多,都在自家小区及周边小区。
这次受伤就是在听完讲座后由平西小区回家的路上。“35°C,室外像大蒸笼,年轻人也难受。”当日上午,陈先生父母已在自家小区听过一场讲座,各获5个鸡蛋。听说下午平西小区还有“发鸡蛋”讲座,二老没吃饭、午睡,步行半小时赶到现场,却因“数量有限”未获鸡蛋。“缺水、缺觉,快脱水中暑了,头回没得到礼品心里烦,走到半路没留神踩泥坑扭伤了脚,医药费上千,半个月卧床。”
“就算次次都得礼品,损害健康也不划算。”陈先生说,父亲告诉他,此类自己今后再不会去的讲座,多是以赠送礼品为名、行推销商品之实,在小区里支几个遮阳棚就当会场,坐不下的都在外边被太阳烤着,一两个小时下来上百老人个个精疲力竭。“老人普遍体弱多病,三伏天给讲座捧场,谁家儿女能舍得啊!”
暗访:礼品不是到场就给
近期,记者走访中发现,此类讲座在煤海小区、红勿小区、南驿小区等市区多个不同小区均有上演,且普遍以赠送礼品引人到场,单场参加老人多约百人,以六七十岁者居多。
在红勿小区一处楼前空地,记者暗访了一场此类讲座。“我是浙江衢州竹炭颈椎保健枕厂家的销售代表……”上午10时,一名外地口音的年轻女子开讲,重点内容为其所推销枕头有保护颈椎、促进睡眠,进而从多方面强身健体的功效。半小时后,置身高温中的老人们多已大汗淋漓,有的闭眼休息。“原价近千元的保健枕,促销价188元,谁愿交20元定金买一个?”一个小时后,经女子询问,近20名老人举手,各领到10个鸡蛋的礼品,又留下联系电话。“这么好的产品便宜卖,您也不帮我,那礼物得留给信任产品的人……”多数老人疲惫而归。
“不是来了就给鸡蛋吗?”记者询问讲课女子。其回应说:“是说发鸡蛋,但没说来的都有,是有选择的。”“天这么热,老人中暑出意外谁管?”对此,其以“都是成年人,这是自愿的,自己负责呀”答复。记者表明身份,连问“这么好的产品实体店是否有售”等,对方均未回应,迅速离开现场。
揭秘:此类讲座套路不少
“有的老人爱占小便宜,对推销商品根本不感兴趣,就是冲着礼品去的。”家住南驿小区的王女士,从本世纪初退休起就参加此类讲座,多时一天三四场,迄今约近200场,但这两年很少了。
她结合亲身经历告诉记者,近20年间,此类讲座大体经历了从推销保健品到推销日用品、从租房哪怕是临时租用小饭店固定地点到户外搭棚无固定地点、从发传单到口口相传招人到场这3个变化,也有以免费礼品吸引老人参加“会销”的不变。“老人不上班,时间不值钱,得不到礼品也不会计较。”
“会销”就是以开会、讲座等形式销售商品。“这些人抓住的正是老人治好身上病、家人都健康的期望心理,害怕死亡的恐惧心理和看别人买、自己也买的从众心理,围绕这些下手。”王女士买过讲座上折后售价千元的一套刀具,结果别说对方声称的保健作用,反倒有生锈现象,连材质都有问题,想讨说法没地方找人。“送的礼品毛病更多,一套筷子是三无产品,扫地机是儿童玩具……”
王女士说,买的没有卖的精,现在有的商家举办讲座只为筛选潜在客户,并仅向他们赠送礼品,老人需要多加留神。
记者手记
冒着酷暑,坐上一个多小时,只为领到鸡蛋礼品。可到最后,多数老人还是没能如愿。以记者暗访的这场讲座看,直至末了提及选择性赠送鸡蛋一事,难道这本身就不是为让老人怀有期待、坐得下去的一环算计?
对照讲座上所售的保健枕外形、包装,记者也专门联系了浙江衢州数家生产同类产品的厂家,得到的答复是同类保健枕的批发价最高不过三四十元钱,而且仅能保护颈椎,并无治疗疾病作用。有的厂家还提示“会销适用”。
退休老人有闲钱、有时间,缺陪伴、缺新知,于是,有些人便盯上了他们。面对更可能不是馅饼的陷阱,老人自当加强防范,儿女也应有所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