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
我们这座缺水的城市与水生植物是绝缘的
现在
城市有了细河水的滋养
水生植物也越来越多
生态功能突显
细河水面增添新看点
“因为有了细河水,才会生出这许多的水生植物,有些是有意种植,而有些则是自生自长。水面及岸边的水生植物增多,是城市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标志。”在市住建局局属城市公用设施服务中心(集团)细河景区管理所,所长石英才这样说。石英才一边沿着细河北岸巡查,一边向记者介绍市民常见却不知道名的水生植物。一路科普下来,记者发现,这里的水生植物还真不少。
细河里的荷花是阜新市民的最爱,也是细河最有看点的水生植物。每年的七八月份,正值荷花的盛花期,水面上凌波翠盖,清香远溢。市民来此情不自禁地拍照留念。
石英才介绍,市民每年看到的荷花盛景,是十多年前园丁们穿着叉裤深入水中辛苦栽植,精心养护得来的。作为中国的十大名花之一,荷花喜温,40℃以上对其也无大碍,是比较珍贵的水生花卉,受到人们的青睐。
在细河水面上,“个头”最高,长势最密集的绿色水生植物,就是芦苇,微风拂过水面,芦苇随风起舞,水面上形成层层绿波。但细心的市民会发现,这芦苇的叶子还不尽相同,其实,与芦苇共生的还有一种水生植物,名叫蒲棒草。石英才介绍,相比于芦苇,蒲棒草的叶子相对扁一些。
黄菖蒲——
如果市民在5月份来到细河北岸祥宇上品段游览,会看到临水的陆地上开着一簇一簇黄得鲜亮的植物,很多市民在此拍照,纷纷称赞黄花的明丽,却不知道它的名字。这种开着黄花的植物名叫黄菖蒲,观赏价值非常高。
黄菖蒲是水生花卉中的骄子,花色黄艳,花姿秀美。它的适应范围很广泛,可在水池边陆地栽培,亦可在水中挺水栽培。
千屈菜
在细河西段河岸边,有一种水生植物名叫千屈菜。千屈菜姿态娟秀整齐,花色鲜丽醒目,因为它的花是紫色的,市民误以为是薰衣草。为了科普,石英才特意在此处立个牌子,写上“千屈菜”。千屈菜又称对牙草,是多年生挺水草本植物,可成片布置于湖岸河旁的浅水处,遮挡单调枯燥的岸线。
水生植物 装点迷你小水景
在细河北岸的造型园里,记者在一湾池水中发现两朵盛开的睡莲,白色的花朵贴着水面盛开,娇嫩可爱,绿色的圆叶围绕着花儿一片片散开,晕染着池水。石英才告诉记者,在静水中生长的睡莲,能发挥双重功能,它们具有无与伦比的观赏效果,水面浮叶产生的遮阴抑制了藻类的生长,同时也为鱼类繁衍生存提供了栖身之地。
在另一湾池水中,水面同样被圆圆的绿叶覆盖,这就是荇菜。记者忽然有些惊喜:它从遥远的《诗经》中走来,竟在细河岸边安了家……
荇菜的叶片形如睡莲,小巧别致,鲜黄色花朵挺出水面,花多且花期长,是庭院点缀水景的佳品。
荇菜的繁殖能力特别强,既能用种子繁殖,又能用根茎繁殖。看到荇菜,很多人都会想到《关雎》中的那句“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水生植物 优化着生态环境
细河里的这些水生植物,除了观赏价值,更重要的是它的生态价值。
水景周围的绿地,因植物的新陈代谢而产生大量的残花败叶,这些污染物经过风吹雨淋又逐渐汇集到细河水中。同时,绿地由于施肥、喷洒农药也将一些氮、磷等营养物质排入河中。所有这些都将或大或小地影响河中业已存在的生物圈。而这些水生植物,能吸收水底淤泥中的氮、磷等营养元素,净化水环境。
市城市公用设施服务中心(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细河上的水生植物,也是需要精心养护与管理的,水生植物在细河中生长,能有效打破水面的平静和死板,还能让游客有一种心旷神怡的心理感受。人们可以直接欣赏水生植物的花、叶、姿态,除此外,水生植物在水中的倒影也构成另一幅美景。但水生植物也不是任由它生长的,而是采取自然取景的方法,根据水域的大小、水体的深度、水体流动的速度以及水面起伏等因素进行栽植,尽量与周边环境相协调,才不显得突兀。
水生植物最重要的是它的生态学意义。细河是城市里的一个主要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十分有限,再加上水体大多流动缓慢,如果不设置水生植物,水体中的污染物很容易积累而导致水体变质,水质恶化。水生植物能吸收和过滤水体中的污染物,净化水质,保持细河的清澈和美观,从而能让游客欣赏到真正的碧水清波。同时,水生植物能通过光合作用,增加水体中的氧气含量,这就是为什么市民喜欢在细河岸边散步的缘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