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31日上午,大连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大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二十六次集中发布,邀请大连市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赵连,大连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孟军,大连市“7·22”疫情防控指挥部环境整治组组长、市城市管理局局长梁春波,就目前大连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和防控工作情况进行通报。

大连市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
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
大连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 赵连
7月29日,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做客《新闻1+1》节目时分析:“大连本轮疫情规模已基本锁定,预计不会再有更大规模病例出现,并表示这与当地卫生部门的应对能力,以及病人出现症状及时就诊非常相关。”自大连市疫情发生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立即启动应急响应,迅速进入战时状态,第一时间对重点地区实行封闭管理,全方位、全覆盖、追踪隔离密切接触者,采取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当前,坚决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是我市最重要、最紧迫的工作任务,要持续紧盯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关口前移、精准防控,进一步提高核酸检测效率,全力以赴防止疫情扩散蔓延,坚决守住疫情防控安全防线。截至7月30日24时,新增本地确诊病例11例(其中凯洋海鲜公司员工4例,凯洋海鲜公司员工接触者2例,大连湾街道居民3例,传播途径全力在查2例),有6例为无症状感染者转归确诊病例;
累计确诊病例68例(其中轻型病例7人,普通型病例57人,重型病例4人。凯洋海鲜公司员工34例,凯洋海鲜公司员工接触者11例,大连湾街道居民12例,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的密接9例,传播途径全力在查2例);所有病例均在大连市第六人民医院集中隔离治疗,目前病情稳定。
新增本地无症状感染者6例(其中大连湾街道居民5例,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的密接1例)。
正在实施医学观察的本地无症状感染者32例(凯洋海鲜公司员工21例,凯洋海鲜公司员工接触者2例,大连湾街道居民7例,确诊病例和无症状者感染者密接2例)。
按照“应检尽检”的原则,在广大市民朋友的积极支持配合下,我市主城区的核酸采样工作已全部完成,将继续在普兰店区、瓦房店市、庄河市等北部地区开展核酸采样工作。
截至7月30日24时,全市已累计出动医护人员23918人,累计设置采样点4850个,累计完成核酸检测389.2万份。
7月30日12时许,沙河口区春柳街道集中采样结果显示有一份五混检测结果有疑似阳性,按程序立即对每个人进行重新采样复核。
沙河口区防指为尽早做好人员管控,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第一时间确认5人名单和家庭成员,对其居住生活区域进行临时限制;疾控机构对相关场所进行消毒,对在家的8人参照阳性结果进行管控,进行二次核酸采样,对外出的2人进行追踪、检测。
其中,重点人员王某在中央大道购物广场(长兴电子城)上班,沙河口区立即对中央大道购物广场内进行临时限制、消毒,并对广场内的所有人员参照次密切接触者进行临时管控。
7月30日22:30,市疾控中心检测结果显示,上述5户10人重点人员的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目前上述场所生活秩序已恢复。
根据大连市现阶段新冠肺炎病例发病情况及对疫情发展态势的分析研判,为最大程度降低疫情传播风险,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赴大连专家组意见,加大对各级密切接触者的检测频次,扩大了密切接触者的筛查和管控范围。
一是对疑似病例、确诊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次密切接触者均要实施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和3次核酸检测。
二是对大连凯洋世界海鲜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所有员工全部实施集中隔离,血清抗体检测一次,每3天一次核酸检测;对企业员工的密切接触者、员工密切接触者的密切接触者均要实施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和3次核酸检测。
三是将无症状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判定时间由原来的标本采样前3天扩大到采样前5天。

大连市疾控中心副主任 孟军
截至7月30日24时,此次疫情相关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累计共115例,其中大连市累计报告新冠肺炎感染者100例,包括确诊病例68例,无症状感染者32例;辽宁省铁岭市、吉林省、北京市报告确诊病例,分别为1例、2例和3例;辽宁省鞍山市、吉林省、黑龙江省、福建省,分别报告无症状感染者1例、3例、4例和1例。
大连市累计报告的100例新冠肺炎感染者中,按现住址统计,分布在甘井子区84例,其中确诊病例55例、无症状感染者29例;金普新区12例,其中确诊病例10例、无症状感染者2例;西岗区1例,为确诊病例;普兰店区2例,其中确诊病例1例、无症状感染者1例;瓦房店市1例,为确诊病例。
按病例来源分析,85例与凯洋公司有直接或间接关联,占新冠肺炎感染者总数的85%,15例的感染来源尚待进一步调查核实。
此次疫情有15例分别输入到辽宁省鞍山市和铁岭市,吉林省四平市、长春市和白城市,黑龙江省鹤岗市和绥化市,福建省福州市和北京昌平区等4省市,均为凯洋公司员工或其相关病例。
大连于7月22日,最早报告了新冠肺炎感染者,为1例确诊病例,之后经过密切接触者排查,进行核酸检测,发现了更多的无症状感染者,后续的新增确诊病例大都是由无症状感染者转化而来,疫情发现较早。
对有自述临床表现病例的发病时间进行分析,最早于7月9日开始发病,报告核酸检测阳性者高峰为7月24日,之后日报告数呈下降趋势。由于筛查工作的开展,无关联病例增加,但总体趋于稳定。
此次疫情已构成凯洋公司内的暴发,并在家庭内、居住地、共同聚餐者、共同乘车者中构成聚集性疫情。凯洋公司员工最晚环境暴露时间为7月21日,按照新冠肺炎最长潜伏期14天计算,凯洋公司相关大多数病例应在8月4日前发病。未来几天,不排除在与凯洋公司相关的密切接触者中,继续检出无症状感染者,以及存在长潜伏阳性检出的可能性。
大连市内社区病例主要集中于大连湾街道,不排除在大连湾街道存在小范围社区传播的可能。因此,当前正值这次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疫情防控工作丝毫不可放松。
疫情发生以来,国家、省及省内其他城市及时派出了专业队伍,与我市一道开展疫情处置工作。截至目前,对我市100起疫情均及时进行了调查处理。接到核酸检测阳性报告后,我们的流调队伍都是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在公安部门的大力配合下,及早确定密切接触者并进行管理,及早划定疫点并进行消毒处理。
对每一个新冠肺炎感染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时,流调队员都不放过一点蛛丝马迹。在接到对确诊病例王某流行病学调查任务时,已经将近晚上8点,流调队员迅速戴上防护装备赶赴现场,对其进行仔细寻问,经过1个多小时的调查,穿着二级防护,队员们已经感到闷热难耐,护目镜上已满是雾气。由于时间已晚,患者已经困乏,不愿提供更多细节,第二天流调队员又多次电话进行寻问,还与知情者进行反复核实,并借助公安高科技手段提供的行动轨迹进行反复比对,追查到密切接者47人,并及时进行了集中隔离。
对疫点进行终末消毒时,消毒队员一丝不苟。对凯洋公司内部疫点终末消毒工作正在进行中,由于需要消毒的区域较大,对工作场所、员工宿舍、办公区域的终末消毒要进行多次。虽然和流调队员一样都穿着二级防护,但消毒队员干的既是技术活,又是体力活,装满消毒液的喷雾器有几公斤,消毒药要喷洒到每一个角落,一次终末消毒总要进行两个多小时,队员们脱下防护服时都已是汗流浃背。据统计,对凯洋公司的疫点终末消毒,出动了省市区三级消毒队员150余人次,消毒面积15000余平方米,使用含氯化学消毒剂1500多升。
目前,疫情还没有结束,我们将继续做好流行病学调查、密切接触者排查和疫点消毒等疫情防控工作,不辱使命,履职尽责。
1.中高风险地区的小区要进行封闭管理,做好人员管控工作,限制人群聚集活动。组织开展入户主动排查和核酸检测,发现有发热等症状者,及时送定点医疗机构排查。
2.各公共场所要对进入公共场所的人员进行行程卡或健康码查验,要求其佩戴口罩,并进行体温测量。
3.各医疗机构要对每一个发热病人进行核酸检测,加强对留观疑似病例的管理,认真落实入院筛查流程,防止院内感染的发生。
4.做好对进口食品,特别是冷冻生鲜海产品和肉类制品的卫生检疫和溯源工作。
5.重点场所,尤其是海产品等加工企业要加强环境整治,清洁卫生,工作场所要加强通风。
6.广大市民要切实履行好健康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做到戴口罩、少聚集、勤洗手、常通风,注意饮食卫生,加强自我健康监测,齐心协力共同参与抗击疫情。

大连市“7·22”疫情防控指挥部
环境整治组组长
大连市城市管理局局长 梁春波
大连市城市管理局在涉疫区域设置了专用的垃圾箱(桶),严格落实“专人收集,专车转运,焚烧处置”的要求,中风险及以上地区至少“一日三清”,必要时,高风险地区实行巡回反复清运。此外,还对垃圾填埋场和垃圾清运车实行严格消杀措施,并加强了一线环卫作业工人的卫生防护。现阶段,大连市环卫系统日均出动环卫作业人员11700余人、环卫作业车辆2500余车次,确保城市环境卫生干净整洁。全市生活垃圾日均清运量7040余吨,其中,中高风险区域日均清运处理垃圾170余吨,8座生活垃圾集中处理设施以及主城区38个垃圾压缩站、9464个垃圾收运点正常运行,每日消杀2次以上,全市生活垃圾处置体系运行平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