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辽宁 > 正文

阜新持续高温,村民自发抗旱保苗在行动

0
分享至

彰武县双庙镇:

村民自发抗旱 人勤地不懒

阜新持续高温,村民自发抗旱保苗在行动

大旱当前,农民如何自救?近日,记者在彰武县双庙镇明水村看到,当地正在积极组织农民通过多种方式抗旱。
在高温气候条件下,大田里看到的尽是三三两两的人聚在一起架设管线,安装柴油发动机。乡间公路上,走不多远就会遇到像减速带一样的土坎,那都是埋设输水管线的重要通道。
在双庙镇明水村尚海峰家的大田里,夫妻俩一边铺设管线,一边控制着喷灌的出水量,妻子在地里不时察看水管是否漏水。“一滴水都不能浪费,我家喷完,还得让别人家用,这个时候谁家都需要水啊!”尚海峰一边擦着头上的汗水一边说。
 “现在正是地瓜坐果期,有的已经比手指头粗了,这就像养个孩子到需要营养的时候断奶了可不行,所以大家都自发轮换着浇水。”尚海峰说, “地瓜比玉米还好点,抗旱性好,咱这地方十年九旱,不种点抗旱作物真不行,而且这地瓜亩效益要比玉米好,我家30亩地都种地瓜,有10多年了,基本没受到旱情的影响,再加上镇里给每个地块都打了井,一口井能满足50到100亩浇灌面积。这才应了那句老话,人勤地不懒!”

记者 姜波 摄影报道

阜新持续高温,村民自发抗旱保苗在行动

大固本镇:

种植结构调整给力

干部投身抗旱添力

阜新持续高温,村民自发抗旱保苗在行动

△图为党员干部和村民在浇灌农田。

7月17日,记者在阜蒙县大固本镇办公楼里发现,这里几乎“人去楼空”,一打听,原来都下村抗旱去了。

连日干旱,大固本镇16.54万亩耕地不同程度受到旱情影响。据统计,轻旱3.4万亩,中旱7.64万亩,重旱4.2万亩,特重旱1.3万亩。

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紧急调度灌溉水源,组织所有干部进村入户,摸清旱情,充分挖掘供水潜力,合理调配水源和设施,发动群众抗旱自救,能抢一垄是一垄、能保一株是一株。”大固本镇下达了抗旱保粮总动员令。

家住扁担营子村的刘玉峰面对久旱,选择更加适合在干旱环境下生长的红薯,代替传统的玉米种植。“每年夏季总不下雨,等下去也不是办法,所以今年春耕期间就去镇上买了一些地瓜苗。”58岁的刘玉峰和老伴一边顶着似火的日头在红薯地除草一边告诉记者。和刘玉峰老两口一样,许多农民根据旱情,自觉调整种植结构,扩大了红薯、马铃薯、花生等高效耐旱作物的耕种面积。

在八大王庙村,村民朱奎祥正在用几十米长的管带从水井里往外抽水浇地。“我家总共有50多亩地,旁边有政府给打的井,我自己又购置了水管,坡上那边是顾不上了,眼前这块地好歹得让玉米出苗。”朱奎祥告诉记者,等自家的地浇得差不多了,就把买的管线借给邻居用,让大家的地都有水喝。

与调整作物和引水浇地相比,未雨绸缪的阜蒙县通达农机合作社理事长马亮则把抗旱准备做在更前头。在大固本村的庄稼地,一边的水浇地上玉米已经长到2米高;另一边的旱地上叶片枯黄,一水一旱泾渭分明。马亮告诉记者,去年购置了起垄播种施肥覆膜打药多功能一体机,除了耕种自有花生地,还为周边农户代耕代种4万亩。农户与企业提前签订单,1斤能比市场价多卖5角钱。“这两周我们都是24小时抽水滴灌,增加了一些电费成本,但看着这些苗长这么壮,心里美滋滋的。”马亮说。

穿行山间,尽管烈日炙烤,但到处能见干群活跃在田间地头。连日来,全镇大部分党员干部投入到抗旱保粮的工作中,他们一方面出动浇灌设备1000多台套,组织人力6500余人次,铺设浇灌管路近30万延长米,完成浇灌面积3.5万亩,另一方面实行24小时跟水制度,全程参与灌溉,落实节水措施,耐心细致做好群众工作,力争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确保有限的水资源发挥最大的作用。

“面对严峻的旱情,我们要千方百计满足群众用水需求。进一步加大抗旱力度,完善、采购抗旱设施设备,确保全镇顺利度过‘旱期’。”大固本镇镇长张国强说。

记者 常延春 摄影报道

阜新持续高温,村民自发抗旱保苗在行动

 卧凤沟乡:

畅通“主动脉” 研究新思路

阜蒙县卧凤沟乡有耕地7万余亩,全乡以农业产业为主,种植作物主要为玉米,另外有葡萄、蔬菜、冷棚暖棚设施农业等特色产业。这个夏季缺少了雨的“滋润”,长时间的高温和干旱,严重影响了群众的生产生活。

面对日益严峻的旱情态势,卧凤沟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要求全员参与,时刻警惕异常天气,了解天气水动态,及时汇报沟通;采取一切抗旱措施,确保群众日常用水和农业生产;储备好“抗旱”和“防汛”两套工具、设备,做好两手准备,随时应对异常天气。

水渠是农业灌溉的“主动脉”,只有“主动脉”通畅,农作物才能够顺利地得到灌溉。全乡各村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到“清淤泥、通水渠”中来,确保水渠通畅。针对各村现实情况和条件,采取就近河道、水沟用抽水机引水的方式,对受旱的农田进行灌溉,确保秧苗存活和农田正常耕作。对于地势高、水源远的农田,采用“水管通水”的方式,确保受旱农田得到灌溉,防止旱情进一步恶化。

期间,协调水利、电力、农科等相关部门群策群力解决难题。拉临时电16户,调拨水泵65台,调集发电机组8台,从阜蒙县水利局调拨两台大功率水泵。截至目前,全乡每天出动人力1500余人次,有300余台水泵、30多辆车投入到抗旱作业当中,灌溉大田7000多亩。

针对本地区连年干旱情况,卧凤沟乡党委、政府积极研究发展新思路,一是积极推进设施农业建设,打造减灾避灾农业,今年在三家子村新建暖棚150亩、冷棚200亩,在七家子村新建暖棚150亩发展葡萄生产;二是借助阜蒙县第二片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已在全乡6个行政村落实地块8500亩。项目实施后,水电路配套,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完备,能够大大增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

记者 常延春

阜新持续高温,村民自发抗旱保苗在行动

平安镇:

多措并举积极抗旱 

7月16日,太阳出来没多久就散发出阵阵热气,烤得植被有些蔫蔫的。上午9时许,记者来到彰武县平安镇平安村的一片玉米地,视线所及之处,少数地块的玉米叶已经卷了起来,叶子颜色有些暗淡,但大部分田块的玉米长势良好,宽大的叶子在阳光照射下绿得发亮。
仔细观察,记者发现这些长势较好的玉米已经浇过一遍。在不少地头,各种水泵连着两条水管,一条通往玉米地,一条通往机井。“最近,我们县遭遇持续高温少雨天气,很多地块土壤墒情较差,旱情明显。”彰武县水利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种粮大户、散户和抗旱服务队都在积极抗旱。
正说着,村民魏明山从玉米地里钻出来,身上的衣服、长裤都湿漉漉的,鞋子上沾了厚厚的一层泥巴。“我过来招呼招呼柴油机。”说着,他就走到路旁的机井边,仔细查看正在工作的柴油机。伴随着机器的隆隆轰鸣声,井下的水通过两根鼓鼓的水带被输送到玉米地里。“我们用的是微喷管,一个半小时挪一次水管就行了。”魏明山告诉记者,用微喷管省水、省力气,而且能浇透,效果好。即便如此,魏明山还是累得不轻,他指着田头电动三轮车里的凉席说:“这几天是不分昼夜地抗旱,听见哗哗水声就睡得好。”
魏明山是平安村的种粮大户,种植了200多亩玉米。“今年玉米长得非常好,前期算得上风调雨顺,但6月中旬起就开始旱了。”魏明山告诉记者:“当前正是玉米拔节抽穗的关键时期,浇与不浇,每亩地就是四、五百斤的产量差距。”因此,他一点也不敢懈怠,从7月初起就把家里所有的抗旱机械都动用起来,他和妻子、儿子每人看一台。“3台机器同时工作,一天一夜能浇灌15亩地。再辛苦几天,200多亩玉米就全浇一遍了。”魏明山说。
上午10时许,在平安镇朱家村的一条田间小路上,村委会主任韩德富在相隔100余米的两口井之间跑来跑去,叮嘱正在抗旱的人员“要保证机器正常运转”。“这水带、机器都是镇里提供的,今天开始给俺家浇。”60多岁的赵秀芬老人家中只有她一人,眼看玉米旱情越来越严重,她既没钱买灌溉设备也没有能力去灌溉。正着急时,韩德富带着镇里的抗旱设备来了。
据了解,当前,平安镇的大部分田地都出现了旱情,而且随着气温持续增高,旱情还有持续加重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镇党委、政府不等不靠,从6月末起,开始组织动员广大农户积极抗旱。截至目前,全镇每天上阵劳力500多人,动用各种抗旱设备工具300台套,打井70多眼,全镇70%的土地已经灌溉一遍,部分田块浇过两遍。从当前形势来看,未来一周,全镇所有土地都能全部灌溉一遍。

记者 常延春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看血型就能预测癌症?A型、B型、AB型、O型,哪种更容易患癌?

看血型就能预测癌症?A型、B型、AB型、O型,哪种更容易患癌?

39健康网
2023-03-25 17:35:03
杨幂:在飞机上被偶遇,离开了化妆和造型团队,明星光环瞬间没了

杨幂:在飞机上被偶遇,离开了化妆和造型团队,明星光环瞬间没了

素素小昕园
2023-03-24 09:33:55
64岁毕福剑回农村种地,满头白发牙齿脱落,为自己的狂妄付出代价

64岁毕福剑回农村种地,满头白发牙齿脱落,为自己的狂妄付出代价

代军哥哥谈娱乐
2023-03-24 13:31:43
河南一“大老虎”被调查,已退休一年,职务或将成为突破口

河南一“大老虎”被调查,已退休一年,职务或将成为突破口

陈三谈教育
2023-03-25 17:12:54
“疯狂小杨哥”已无退路,涉嫌直播、带货、流量造假

“疯狂小杨哥”已无退路,涉嫌直播、带货、流量造假

知了娱乐
2023-03-24 10:52:37
23年男子走下法庭,含泪与女儿告别后被押法场,行刑前表情镇定

23年男子走下法庭,含泪与女儿告别后被押法场,行刑前表情镇定

小叮当故事会
2023-03-24 17:58:54
退休官员孙女称“家里有9位数”“感觉贪了”?官方通报

退休官员孙女称“家里有9位数”“感觉贪了”?官方通报

鲁中晨报
2023-03-24 20:34:22
把一种中药片含在嘴里,能解百毒

把一种中药片含在嘴里,能解百毒

健身狂人
2023-03-25 08:08:53
注意!长春市这所学校正式更名!

注意!长春市这所学校正式更名!

北青网-北京青年报
2023-03-25 19:13:11
陕西发布:严禁随意限制、暂停!西安紧急提示

陕西发布:严禁随意限制、暂停!西安紧急提示

鄠邑网
2023-03-25 11:10:09
明星档案:篠田优

明星档案:篠田优

三峡好人
2023-03-25 08:10:02
春天,这4种鱼要少买,都自带“重金属”!鱼贩:自己家人都不吃

春天,这4种鱼要少买,都自带“重金属”!鱼贩:自己家人都不吃

美食沸点
2023-03-25 12:11:32
黄宏是个好同志

黄宏是个好同志

小海螺放映厅
2023-03-24 06:25:15
女子长期胸闷气喘,打开窗帘一看,邻居10面镜子正对自己家门

女子长期胸闷气喘,打开窗帘一看,邻居10面镜子正对自己家门

飞翔的小天鹅
2023-03-21 06:25:09
3.24成都地铁客流逼700万,重庆逼400万,天津破纪录,详细分线

3.24成都地铁客流逼700万,重庆逼400万,天津破纪录,详细分线

梦红房车旅行
2023-03-25 14:05:59
大V爆料“某日系合资将退出国内市场”, 近期清仓, 猜猜是谁!

大V爆料“某日系合资将退出国内市场”, 近期清仓, 猜猜是谁!

小雷的娱乐
2023-03-25 01:28:40
又一雷爆了!币安关闭现货交易,比特币应声大跌!

又一雷爆了!币安关闭现货交易,比特币应声大跌!

比特币之家
2023-03-25 14:14:23
韩国要求朝鲜偿还8000万美元债务

韩国要求朝鲜偿还8000万美元债务

Fewwith
2023-03-24 21:19:49
老话说“上坟带三样,后代子孙旺”,4月5日清明节,传统风俗别忘

老话说“上坟带三样,后代子孙旺”,4月5日清明节,传统风俗别忘

民俗风情线
2023-03-25 15:53:10
喜事变丧事!新娘因5000元彩礼拒绝上车,新郎被逼的跳河自尽

喜事变丧事!新娘因5000元彩礼拒绝上车,新郎被逼的跳河自尽

莉莉驾到
2023-03-24 22:21:16
2023-03-25 22:00:49

头条要闻

2个月大男婴被拐23年后寻亲 想追责人贩子却难立案

头条要闻

2个月大男婴被拐23年后寻亲 想追责人贩子却难立案

财经要闻

体育要闻

湖人12战9胜晋级概率飙升 哈姆揭秘根源

娱乐要闻

15天6个代言,大嫂高叶成品牌香饽饽?

科技要闻

刚刚,苹果CEO库克微博发文:我在北京三里屯

汽车要闻

东风风行雷霆售12.99万起 最大续航630km

态度原创

房产
时尚
亲子
健康
军事航空

房产要闻

最低20元/平!密云4个公租房项目可供选择

娱乐圈女星今日团建 关晓彤又失手了 杨幂依然赢很大

亲子要闻

网友晒出幼儿园弟弟一张奖状“干饭领头羊”,网友:干饭是孩子的真本事。

猪肉里的“白条”是寄生虫吗?

军事要闻

美军基地24小时遭两次空袭 十多枚火箭弹从天而降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