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端午小长假期间,阜新市天气情况总体良好,全市旅游市场秩序井然,文旅业态丰富多彩,旅游服务保障到位,未发生旅游服务质量投诉和旅游安全责任事故,疫情开始后一直备受关注的自驾游、周边乡村游仍然是端午出行的主流选择。
一、假日市场运行情况
(一)智慧旅游方便游客出行。端午小长假来临之前,通过网络进行旅游产品、出行线路和住宿查询、网上预定的数量骤增,网络成交量增幅明显,人们对景区天气、道路交通、门票、网络评价及旅游部门的提示警示等信息关注度越来越高,游客通过景区微信公众号、美团、携程等网络平台分时段购买门票,使流量得到有效管控。
(二)自驾游成为主流。端午小长假期间人们的出行、休闲需求依然存在,旅游市场的复苏基本面仍在,自驾游、自助游、散客旅游数量明显攀升,周边游、一日游仍然是端午出行的主流选择。我市登山赏花、沙地穿越、乡村采摘、玛瑙购物等假日旅游产品供给日趋多元化,各景区纷纷推出形式多样的引客举措,黄家沟旅游度假区推出“棕”情端“舞”活动,海棠山景区举办了端午文艺演出,乌兰木图山景区营业时间提前至早六点,彰武豪德夜市盛大启幕,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参与其中。
(三)乡村旅游持续火爆。短线游市场需求旺盛,端午小长假散客化、同城化趋势明显。黄家沟休闲营地、五彩庄园、蒙古贞庄园、波森特庄园、畅想庄园等乡村旅游景区受到格外关注,以吃农家饭、游田园景、享休闲乐、果蔬采摘、乡村风情体验等为主题的乡村旅游持续受到本地和外地休闲度假一族的热捧。近郊乡村游极大地丰富了市民端午假日旅游休闲生活,有效带动了乡村游景区(点)周边农民增收。
二、假日期间疫情防控情况
2020年端午节假日期间,按照《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做好2020年端午节文化和旅游假日市场工作的通知》(辽文旅发〔2020〕21号)要求,全市文旅广电系统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假日市场工作,周密部署假期各项工作。
(一)坚持防控为先,优化疫情防控和安全应急预案。贯彻“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总体防控策略,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按照我市新冠疫情防
控指挥部《关于开展“码上行”管理码认领及加强健康码应用的通知》要求,将疫情防控关口前移,严格落实分区分级防控要求。按照国家文旅部《剧院等演出场所恢复开放疫情防控措施指南》(第二版)、《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恢复开放疫情防控措施指南》(第二版)、《娱乐场所恢复开放疫情防控措施指南》(第二版),假日期间,对已恢复的文化和旅游经营活动的经营场所开展了督导检查。
(二)组织开展员工疫情防控培训,严格落实上岗工作规范。A级旅游景区方面,一是实行预约限流措施,日接待量不超过最大承载量的30%,出入口设置不超过2个;二是落实“码上行”扫码登记、实名制购票,全面掌握游客基本信息,以便高效追踪管控;三是在入口处醒目位置设立宣传服务站,落实“登记、询问、测温、提示、消杀、分类管理、及时报告”,并公布疾病控制中心电话;四是近距离服务游客的一线员工正确佩戴和摘脱口罩,注意个人卫生,与游客保持1.5米以上距离,并落实有效防护措施;五是景区落实“疫情防控二十条”各项要求,对景区内各项设备设施定时消杀。旅行社严格落实旅游包车管理,疫情防控措施有效到位。星级饭店开展定时消杀,实行客房日用品“一客一换一消毒”,就餐时使用公筷公勺。
三、市场监管和执法工作情况
为做好假日期间旅游安全工作,假日前夕,各县区指导旅行社对旅游产品、旅游线路进行了安全评估,假日期间能够密切关注市局发布的汛情预报并及时应对;A级旅游景区开展火源管控和可燃物清理,对索道、缆车、大型游乐设施等设备开展全面排查;星级饭店对消防设施设备、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燃气和电气设备等重点部位开展了隐患排查。假日期间全市无旅游投诉、无重大安全生产和疫情应急事件发生。
阜新市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队认真开展端午节假期文化旅游市场执法检查工作,端午节期间,市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队共出动执法人员170余人次,检查娱乐场所38家、网吧11家、各类景区8家。通过执法工作的开展,确保了节日期间文化旅游市场安全稳定。一是加强文化娱乐场所监管,按照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要求,执法队继续不间断开展公共文化娱乐场所日常巡查工作,重点加强娱乐场所和网吧的监管,严查各场所登记、扫描、测温、消毒、通风等疫情防控措施落实情况,要求各场所接纳消费者数量不得超过定员的50%,确保疫情防控场所的有效落实;二是开展旅游市场专项检查,在端午节期间,组织执法人员对我市各大景区开展专项执法检查工作,要求各景区做好错峰、限流等疫情防控工作,严查景区疫情防控隐患和违法违规问题,确保节日期间各景区安全规范经营,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