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21 12:40:00 来源: 阜蒙县融媒体
举报
在苍土乡西苍土村,有一名95岁的老人丛贵成,周围居住了几十年的邻居大概知道他年轻时曾当过兵打过仗,却不知道老人竟然上过朝鲜战场,扛了六年机枪。像他这样年轻时浴血沙场、舍生忘死的战士,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丛贵成1926年11月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家,家里穷困,父亲更是在他年幼的时候就过世了,母亲靠着打零工贴补家用,他也是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给富人家当放牛娃。在他17岁的时候,母亲也因病离开了他。在他独自乞讨飘零,走投无路时遇到了部队招兵,他自愿报名参军,成为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被编入到63军188师562团,先后参加西北战役、华北战役,任班长一职。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丛贵成主动请缨跟随部队跨过鸭绿江,赶赴朝鲜战场,作为一个连队仅有的一名机枪手,他战斗勇敢,阻击敌人不顾自己,在一次战役中,左耳被弹片所伤,这也是导致他一直听力明显障碍的主要原因,这枚弹片也跟随了他近70年,在6月12日记者采访的前两日脱落了,脸颊上的伤疤、失去听力的耳朵,都是老人为国家做出无私奉献的历史见证。
丛老说,既然选择上前线,就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了。无论白天还是黑夜只能在荒郊野外卧着睡,战友们或战壕里、或防空洞里横七竖八地躺着打个盹。由于战事紧张,每天都是高粱、炒面干粮,这样的伙食后勤补给也是常常跟不上的。可是当敌人来了,饿着肚子也要拿起枪杆投入战斗。战争不但残酷,艰苦也是可想而知的,比吃不饱更严重的困难就是武器弹药的严重不足。
在回忆那段峥嵘岁月里,丛老讲述最多的、反复强调多次的就是:绝对不能放空枪,等到敌人靠近,进入射程范围内才可以开枪,争取做到弹无虚发。丛老说,有战争就会有流血牺牲,我不怕死。
抗美援朝老兵丛贵成:【我是一名建国前的老党员,我从来没向上级提过任何要求,也没开口要过什么特殊待遇。虽然我这一生很苦,但是相比牺牲的战友,相较过去吃不饱、穿不暖的日子,我已经心满意足了。】

本文来源:阜蒙县融媒体
责任编辑:
李静_LN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