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一大早,天空中飘着濛濛细雨。锦州医科大学派驻县卧凤沟乡公官营子村驻村第一书记王文方驾着自己的汽车,从锦州出发回村了。与往常不同的是,今天他的车里多了一批特殊的“乘客”——500只可爱的小鸡雏。
说起这些小“乘客”的来历,可是特殊得很。王文方进驻公官营子村任第一书记近两年时间里,在不断建立健全基层党建工作的同时,他全身心投入到村脱贫攻坚工作中来。经了解,村里农民饲养的鸡禽都是普通品种,饲养周期长、方法笨、产出低。他一直寻求更好的品种和技术来帮助村民来一次突破。2019年,王文方帮助村里向上级申请到50万元资金,成立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紧接着,他又和村班子商量,在村里落实一块养殖基地。经过一番市场调研,王文方瞄准了“锦医大1号”土鸡这个品种,这种鸡不仅肉质鲜嫩、产蛋量高,其市场价格也比普通肉食鸡贵,很适合村民养殖。下定决心后,他回了趟“娘家”,经过几次沟通和探讨,他的想法得到了锦州医科大学领导的认可,更是得到了锦州医科大学畜牧兽医学院院长苏玉虹教授和书记田玉民教授的大力支持,同意为村里无偿提供锦医大1号土鸡鸡雏。
随后,王文方与苏玉虹院长沟通,及时掌握学院的鸡雏培育情况。在辽西大地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的5月,他接到学院方面的通知:“可以领取鸡雏了。”他立即开车回到锦州,接上了这批“小宝贝”,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车程,130多公里的颠簸,王文方载着鸡雏顺利到达了卧凤沟乡公官营子村。在大家的细心“呵护”下,小鸡雏顺利“安家落户”了。
王文方紧密依托派出单位锦州医科大学的大力支持,积极沟通协调,将锦州医科大学畜牧兽医学院无偿提供的首批500只“锦医大1号”土鸡鸡雏落实到位,项目落地开花,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带动村民脱贫致富开辟出一条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