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式老旧小区建围墙规范化管理持续推进
行人抄近道穿行小区习惯要改改了
原铁路医院旁的一条小路,是连接创业路与友爱桥的捷径。
在“三供一业”改造工程中,小路穿过的住宅小区建起围墙,捷径随之消失。“走过这条道的人们,往后注意走大道了!”与记者讲起此事的市民刘先生提醒。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与小区规范化管理持续推进同步,今后我市将有更多开放式老旧小区立起围墙,满足居民拥有更好居住环境的渴望。与此同时,阜新开放式小区随便走的出行方式也将成为历史,有此行路习惯的市民需要做出改变。
A、发现:“秘密通道”不通了
刘先生家住西铁文化小区,偶尔会去金地花园、新都四季城等小区访友办事。每次往返,他都要走自己早已熟悉的一条“秘密通道”。
“出小区北门就是创业路,往东走到原铁路医院就拐上这条通道。先沿医院西墙往北,再沿北墙往东,过去就上友爱桥的南引桥,北走下桥就快到地方了。回来时也一样。整个路线基本是一条斜线,走起来近不少。”近日,他仍由这条捷径去开发区,可在“秘密通道”中段的一个小区西侧,他被一道结实墙体挡住去路。“从南到北没有门,也不能跳墙啊。”他只得从原路退回,改经创业路向东直走到与友爱桥交叉口上桥,“拐这直角弯,得慢5分钟。”刘先生说,近年来,西铁居民前往开发区几个新建小区购房的不少,而这条“秘密通道”存在至少已有几十年,为抄近道经其往返的行路人不少。“半路上的小区建了围墙,捷径就消失了,为啥建围墙呢?”
B、回应:居民提议建围墙
6月5日,记者实地走访中看到,在创业路上沿原铁路医院西墙外连接西荒小区的无名柏油小路北行不远,即可到达医院后身。在此,有一丁字路口,另有一条小路向东延伸,但约50米尽头处为砖墙,无法分辨可否走通。
记者经这条小路东行,路在砖墙处折向北,入内即见一个均为红白两色相间3层小楼的住宅小区,小区西侧有一道黑色栅栏与黄色基座组成的墙体,南端与医院围墙相接,北端则与平房相连,整体无门,无法通行。墙外有几个平房院落。记者又来到该小区东侧,发现此处即与友爱桥南引桥紧邻,并且留有出入口。
“去年,这个小区实施了涉及供水、供暖、物业等方面的国企家属住宅区的‘三供一业’改造工程,除维修楼体、铺设道路、安装路灯等以外,还按照居民要求,并经社区向施工方积极争取,最终额外增建完整围墙。”海州区站前街道科技社区工作人员说,该小区共7栋3层楼,建于1970年代,并无名称。
C、提醒:行路别再走小区
这位工作人员说,由于该小区位于原铁路医院与细河南堤间,而且长期敞开,以往捡拾垃圾人员等常随意进出,影响环境,带来隐患。
“此次建墙时,曾在北侧、西侧预留出口,但当居民发现少留门的好处后,主动提出予以封闭,只在东侧留门。”其表示,目前此处仅有约百余户常住居民,通行人数有限,并未感到不便。至于非该小区居民外的其他市民的通行需求,其认为,因该小区内外道路均非市政道路,且居民也有权要求实行小区规范管理,所以他人无权提出通行要求。
记者从市住建局了解到,目前我市正在积极推进住宅小区规范化管理,开放式老旧小区建设围墙则是其中的重要环节,海州区已在文欣苑等小区大力推进,并取得积极进展。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因以往市区大型开放式老旧小区较多,不少市民有为抄近道走进小区通行的行路习惯。而随着此类小区正陆续建墙,市民出行也需绕开小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