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23日,正值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8周年。阜新市文联相继组织了阜新文艺“红玛瑙奖”创作评奖及抗疫文艺作品评奖活动,以丰富的创作成果纪念《讲话》发表。
近两年来,市文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引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文艺方针政策,继承和发扬《讲话》精神,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以活动为载体,以创作为根本,以队伍建设为重点,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推动全市文学艺术事业百花齐放、成果丰硕,为建设美丽和谐的阜新作出了积极贡献。
据了解,在2018-2019年度阜新文艺“红玛瑙奖”评奖过程中,我市共征集到作品100余件,涵盖了文学、美术、书法、摄影、音乐、曲艺、舞蹈、微电影等近20个文艺领域。经过专家评审,创作类、表演类、组织类3个类别的57件获奖作品已出炉,正在对外公示。
此次文艺“红玛瑙奖”呈现出三大特点:美术、摄影、书法作品成绩突出。杨玉坤的油画《迎来春色换人间》、宋树立的油画《先锋》、时宇的漆画《向幸福出发》入选全国第十三届美展,其中杨玉坤作品被评为进京作品;钟毅的摄影作品《爱的守护》入选第二十七届全国摄影艺术展;侯连华的作品入选全国第五届篆刻艺术展。二是视频类作品成绩喜人。微电影《未检行动》在第七届亚洲微电影艺术节获好作品奖;电影《塞音巴雅尔》在中加电视节上取得了好成绩。三是表演类作品体现较高质量。歌曲《酒歌》采用阿卡贝拉的形式,6位年轻艺术家倾情演绎,获得辽宁省第十六届群星奖。
喜人的成绩缘于组织有方、服务到位、创作者努力。为迎接全国第十三届美展,市文联、市美协提前召开动员会,跟踪和组织重点作者赴盘锦、沈阳参加草图观摩会,邀请专家来阜观摩指导,又在市内举办作品展,接受各方意见,择优推荐到省美协。
近期,我市抗击疫情文艺作品创作量之大,前所未有。为了表彰和鼓励创作,市文联又推出抗击疫情文艺作品奖评奖活动,各县区文联、协(学)会择优推荐了16个艺术门类作品近80件。经评选,26件作品获优秀奖,另评出7个组织工作奖。彦丙东、满志强创作,梁志刚表演的快板书《坚决打赢防疫战》,董策创作的歌曲《送给你》、陈岩创作的诗歌《因为我们是共产党员》等在省委宣传部、辽宁文艺网、“学习强国”“今日头条”等载体上刊载,反响良好。
此外,市文联近年来还特别注重精品创作,组织大型摄影、音乐、美术创作,开展各类突出重大主题的文艺活动。2018年,推动出版了重点项目《大辽诗后》;突出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主题,策划组织了系列文艺活动,如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辽疆四地“城市魅力”摄影作品巡展,先后在新疆石河子市,辽宁铁岭、阜新、大连展出200幅优秀摄影作品,充分展示了辽疆四市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生态建设等诸多方面的成就和各族人民的幸福生活,展览反响强烈;2018“阿尔达米拉”第三届中国·阜新国际吉他艺术节邀请到斯洛文尼亚的吉他艺术家及省内兄弟城市吉他组织、机构和吉他爱好者600余人参加,不仅增进了各地艺术交流,还宣传了阜新城市文化。
市文联还广泛开展了文艺志愿服务,丰富城乡群众文化生活。每年春节期间,组织志愿者深入乡村送文艺演出,现场书写春联、剪纸并赠送给乡亲们;2019年“5.23”期间,组织开展“阜新文艺家看细河‘以人民为中心’文艺志愿服务主题活动”;与市总工会联合举办“送万福进万家”公益活动;举办“迎新春第十一届春节书法临帖班”。各艺术家协(学)会也结合各自优势,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志愿服务,涌现出了大量文艺志愿服务个人典型,成为推动阜新文艺事业发展的一支重要生力军。
2019年,市文联再次提出创建“中华诗词之市”建议,得到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工作扎实展开,诗词创作掀起新高潮。在抗击疫情战役中,诗词作者表现出强烈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创作出大量鼓舞士气、振奋人心、凝聚力量的作品为武汉加油,为中国加油。
加强对新文艺组织新文艺群体的联络协调指导服务是近两年文联工作的亮点。市文联相继筹备成立了微电影创作学会、网络作家协会,使得我市网络文学创作势头强劲,作协微电影创作学会创作活跃,阜新人参与创作的电影、微电影在国际电影节上连续获奖。
“胸中有大义,心里有人民,肩头有责任,笔下有乾坤”。在阜新转型振兴的新征程上,全市广大文艺工作者正肩负时代赋予的神圣职责,以文艺工作的独特方式,助力城市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