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习惯走街串巷,随处观察。
他习惯半夜工作,清晨下班。
他习惯横平竖直,丈量角度。
他就是阜新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交通科设施队队长——唐佑雷
2020年,阜新市进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关键之年,为优化城区停车资源,规范静态交通秩序,解决停车难问题,阜新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本着“应划尽划”的原则,在主城区施划停车泊位和夜间临时停车泊位。道路资源有限,如何充分利用道路资源、科学施划,成为交警部门首先要解决的重要课题。通过市局、支队充分的实地踏勘,主城区各街路停车泊位施划计划图成形了,但这个工作量实在太大了,预计要在5月底前至少完成万余个停车泊位。
4月17日,作为设施队队长的唐佑雷接下了这个艰巨的任务......
为了不影响城市正常生活秩序,保障交通安全,施划标志标线和停车泊位的工作需要在深夜进行。每天唐佑雷带领施工队会在22时走上路面开始施工,直到凌晨3、4点结束。一个多月来,我市共施划停车泊位12000多个。这是唐佑雷和设施队的工人们用36个夜晚完成的。
“我的身体还算不错,但这种黑白颠倒的生活着实让人难受。”今年已经57岁的唐佑雷这样说道。前些日子,唐佑雷的老母亲想回山东老家去看看,可是停车泊位施划任务时间紧、任务重,不能耽搁,唐佑雷没有向领导说出此情况,只是将母亲送上去往济南的火车后便匆匆返回,继续投身到繁忙的工作中。
从2008年12月来到设施队,唐佑雷已经在这个岗位工作12个年头了,同事们打趣的说:“老唐啊,12年了,你一直在划线,是真正的‘一线’交警。”唐佑雷笑笑说:“是啊,再在一线工作三年,我就该退休进入二线了。”而对于这项工作的意义,唐佑雷是这么理解的:清晰、明确的道路交通标志标线和停车泊位能让行人更准确轻松识别,督促广大交通参与者遵守交通法规,安全出行,也能让我们的城市更加整洁文明。
就是这样一位“一线”交警,12年如一日,兢兢业业,毫无怨言。他把整个从警生涯的下半场都留给了这座城市的每一个直行、左转弯等各种标志标线上,他把汗水都挥洒在了每一个停车泊位里。无所谓刮风下雨、无所谓披星戴月,只为曾经从警的誓言和心中无悔的坚守。
让我们向这位57岁的“一线”交警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