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一座城市的深度与厚度,要看它的博物馆。作为城市基因库的博物馆里,祖先抛掷过的石块、使用过的器具,透着远古的气息;一块墓志铭,讲述曾经在这里生活过的某个人的一生;一件珍贵的器皿,彰显着一个朝代的繁华与衰败;一个阶段的历史遗存,传承的却是一股斗志、一种精神……当越来越多的古村落渐渐消失,现代化城市快速崛起的同时,历史也在不经意间湮没。博物馆就成为穿越时空阻隔、承载和传达历史文化气息、指引未来的路标。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让我们一起走近阜新的博物馆,倾听文明守望者的心声。
阜新博物馆知多少
“博物馆”一词源于何处?阜新有多少博物馆?相信大多数市民都说不清楚。在世界博物馆日前夕,记者采访了市博物馆馆长胡健,带你了解你不知道的博物馆。
公元前300多年,托勒密•索托在埃及的亚历山大城建立了一座专门收藏文化珍品的缪斯神庙,由此创建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博物馆,也由希腊语“缪斯”演变出“博物馆”一词。随后,博物馆建设受到各国的重视,综合博物馆、当代艺术博物馆、自然科学博物馆……各种类别的博物馆成为一个国家、一座城市展现其历史文化积淀的重要场所。
胡健介绍,别看我们的城市规模小,但博物馆的种类却很齐全,有综合类、纪念类、自然科学类、遗址类、专题类,是探寻阜新文化的最好会客厅。阜新市博物馆、阜蒙县民族博物馆、彰武县博物馆、阜新福宇博物馆等属于综合类博物馆;查海遗址博物馆属于遗址类博物馆;阜新永灵奇石博物馆属于专题类博物馆;阜新万人坑死难矿工纪念馆、“三沟”纪念馆、董福财纪念馆、乌兰纪念馆属于纪念类博物馆……这些博物馆中,有国有博物馆,也有私人博物馆,如果市民想了解城市的文化脉络,博物馆是最好的场所。
8000年历史尽在博物馆
我们常说,阜新有8000年历史,那么这8000年的历史从哪里体现?查海遗址博物馆里的遗迹和文物会告诉你。
走进查海遗址博物馆,你会看到8000年前古人所居住的房子是什么样的,生活环境是什么样的,他们使用什么样的工具。
在这里,你能看到大量的石器、陶器、玉器、动物遗骨等。经碳十四测定,遗址年代已超过8000年,是我国北方目前发现的时代最早、保存最完整、文化内涵最丰富的一处新石器时代人类聚落遗址。
这里的遗迹和文物告诉我们,8000年前,查海先民在这片土地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们进行原始农牧业生产、捕鱼、狩猎、制作陶器和玉器,依靠集体的力量进行生产生活,过着相对稳定的定居生活。
市博物馆属于地方综合类博物馆,馆藏文物3000余件,分为瓷器、玉器、书画、碑志等十几大类,其中国家级珍贵文物195件。从这些文物中,我们能够分析出从商周到明清时期阜新地区的历史脉络。
在阜新万人坑死难矿工纪念馆遗址内,埋葬着7万余死难矿工遗骨,已发掘3个群葬大坑,是东北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死难矿工群葬遗址。展馆共有三处,即遗址陈列馆、抗暴青工遗骨馆、死难矿工遗骨馆,展馆外还建有纪念碑、纪念碑广场、游客中心等,这里展示的是日本侵略者疯狂掠夺阜新煤炭资源、野蛮开采、残酷奴役和迫害中国劳工的铁证,也展示了特殊党支部领导下的抗争史。
博物馆是一个地区地方史的缩影。馆藏的历史遗物,能够复原一段历史,让人们穿越时空,与历史对话。我市这三个博物馆,穿起阜新8000年的厚重历史。
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凸显
近年来,人们对博物馆越来越关注,博物馆的教育功能越来越凸显。记者了解到,为了迎接5•18世界博物馆日的到来,我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文博系统正在筹划,将在街心广场联合进行一次大规模的宣传活动。
胡健说,自疫情发生至今,市博物馆充分利用公众号,进行线上办展,让市民在宅家期间收获良多,至今已经举行了12期。市博物馆公众号因为图文并茂、解说专业,还多次被省博物馆系统点名表扬。
查海遗址博物馆馆长刘晓鸿介绍,在五一假期内,查海遗址博物馆每天都要接待200多游客,其中绝大多数为阜新本地游客,通常以家庭为单位来这里参观。
阜新万人坑死难矿工纪念馆馆长王胤告诉记者,因为疫情原因,万人坑死难矿工纪念馆自恢复开馆以来,一直没有接待团体游客,但在五一假期内,来这里的散客每天都在200人次以上。
记者了解到,万人坑死难矿工纪念馆自2015年8月15日重新开放以来,该馆充分发挥了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功能,激发民众爱国热情,凝聚人民力量,培育民族精神。截至目前,前来参观的各界群众达160余万人次,参观团体1300余个。随着纪念馆在全省乃至全国影响力的增大,先后有日本、韩国、波兰、美国等国家的海外观众和团体慕名而来。
在旅游业火热发展的今天,博物馆已成为重要的文化旅游资源,也充分发挥出教育这一重要功能。我市的博物馆规模多属于中小型,但它的历史作用却是不可替代的。人们越来越清楚,了解一个城市的历史,只有走进当地的博物馆才能知晓。
正如胡健所说,博物馆是社会文化教育机构,它担负着向广大观众进行科学文化知识教育和提高思想品德与文化素养的重任。而新形势下,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更应该多方位、多渠道地开展,转变服务理念,推出特色展览,研发创意产品,打造品牌文化,让博物馆滋润城市文化,养育城市风骨,弘扬民族精神,传承人类文明,为社会和谐、文化发展服务,潜移默化中达成博物馆社会教育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