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牌未再提及 有市民先行一步
可沿细河骑车健身了?
“以前知道细河沿岸非机动车也被禁止通行,可在二期治理工程那边后立的公告牌上没写这个内容,再加上又陆续看到有人沿河骑行健身,很想知道是不是规定已有变化了?”近日,也想就此尝试的市民孟先生将关心的问题说给记者。
记者从细河景区管理所了解到,目前细河城市段沿线仍然禁止包括非机动车在内的任何车辆通行,并全面实行巡视监管。
没写非机动车禁行
孟先生家住清水畔小区,晚间常到小区后的细河边散步,有时还会向上下游多走一段。
近几年来,他发现迎宾大桥以西的细河南堤上,骑自行车往来的人明显增多,且其中多数并非借此行路,而是使用赛车、山地车的衣着休闲骑车健身者。 “这就纳闷了,多年前在建设桥附近的上游看过堤边立的公告牌,上面就有河岸禁止机动车和非机动车通行的内容啊!”直到今年初春,他发觉自己隐约找到了答案:友爱桥附近河堤旁的公告牌上,仅有“禁止机动车辆通行”字样。
由于经常出差,孟先生曾见过北京、南京等国内城市允许自行车通行的健身步道, “骑行也是健身方式,步道过长会有需求。”所以,他想确定细河城市段的公告牌变化是否同样源于观念更新, “到实施海州桥往西的细河治理二期工程时,把自行车视作健身工具,已允许人们沿河骑行了?”
沿河骑行市民常见
近期,记者沿细河城市段走访看到,在建设桥以西临近三一八桥的北堤上,图文醒目的“禁止机动车、非机动车入内”提示牌仍在伫立。
不过,在下游友爱桥南北两岸东桥头堤坝入口处的两块公告牌上,分别写明“细河治理二期工程景观设施已投入使用,为保证设施正常使用”而公告的相关事宜中,并未提及非机动车,仅一条明确“禁止机动车辆通行”。
“这两块大牌子立了六七年,也知道上面没提自行车的事,但是不是就真的让骑了呢?”家住附近的市民刘女士说,其实这段细河堤坝较宽,健身骑行问题并不很大。据她所见,不仅往来骑行健身者不少,连外卖送餐员也来抄近道。
记者在沿河走访中,也不时与自行车擦肩而过,在迎宾大桥与友爱桥间遇到5辆,多于上游。一名穿着骑行服、推着山地车的老者说, “常在这段堤坝骑车,行人两边走,中间还挺宽,基本没危险。”
非机动车全线禁行
近年来,北京等地部分公园的健身步道面向自行车开启绿灯,满足骑行游览、健身需求。此类步道的一个共同点是,相对较长和路面平坦,步行难以走完全程,适于骑车强身健体。
但记者走访中注意到,细河城市段虽然距离较长,但从全线来看,在与沿线每座桥梁的交接处均有多级台阶,如果骑车必定需要搬车上下,自然极为不便。 “早晚时段走圈的人很多,骑车有困难,易发生剐蹭!”有市民表达担忧。
记者从细河景区管理所了解到,目前细河景区范围为东起东新大桥以东千余米处,西至玻璃厂漫水桥,总长11.7公里。为保证游人安全和设施完好,现仍全线禁止任何机动车和非机动车通行,甚至轮滑也被禁止入内。
该所相关工作人员提醒市民,自觉遵守景区禁止任何车辆进入的规定。同时,现已实行全线巡视监管,发现违规行为及时劝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