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餐自取、分散用餐……疫情催生了新的用餐习惯。记者了解到,我市复工复产的企事业单位都实施了分餐制,各单位食堂通过分餐,有效保证员工“ 舌尖上的安全”。
2月初,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出通知,全市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各类食堂(以下简称各内部食堂)应避免集体性就餐,可选择分餐配送方式或简餐,实行分散性就餐。随后,发布了餐饮食品安全消费提示,再次强调实行分餐制,延长就餐时间,保证分批分散“错峰”就餐,保证就餐人员安全距离1.5米。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转好,有的企事业单位恢复了堂食。内部食堂不再供应打包套餐而是恢复了排队打饭制,但在用餐方式上,仍要求员工间隔、分散时段用餐。疫情防控期间,内部食堂就餐安全规范中,对人员防护、就餐管理、原料追溯、餐饮具及环境消毒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很多内部食堂增加了消毒频次,特定区域多次消毒,并配备了洗消用品。为保证员工用餐安全,除了做好食品制作和消毒记录,还要求食堂后勤人员和就餐员工进行体温检测和记录,动态跟踪健康状况。
相较于以往内部食堂就餐的嘈杂环境,如今,分餐加大了排队间隔和座位间隔,员工间交流少了,秩序更加好了。部分员工打包分散就餐,降低了食堂内人群聚集密度。一些员工自带午餐,也成为办公室的新“食”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