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瑙——是大自然对阜新这一方热土的厚爱,是先人为阜新留下的福祉。
历史上的阜新玛瑙
一亿三千万年前,地球激烈的山体活动造成了火山溶岩涌动,岩浆喷射把地下丰富的宝藏带到地面,它也给辽西这片土地带来了丰厚的金、铜、煤、铁,还有当地人称为火石的石头。
这种石头就是玛瑙。
历经无数次的沧海桑田变化,在新石器时代,我国先民就把它磨成尖状、削器状、切割器和珠粒、管状饰物随身佩戴。8000年前红山文化已有成形的器物展现。汉代时期有王侯墓出土金镶四块海浪纹理玛瑙切片佩饰。唐代有国宝级精美绝伦的玛瑙牛首杯。元、清发展到皇家设玛瑙局。乾隆三十四年,在宝柱营子发现一块大如西瓜的玛瑙。经当地王爷和活佛商议做成朝珠献给皇帝。乾隆三十五年,乾隆皇帝得到活佛贡献佛光玛瑙朝珠,龙颜大悦御笔亲书“宝珠营子”。
阜新玛瑙王——城市标志
2004年,世界矿物史上闻所未闻的焦点对准阜新。在阜蒙县七家子镇宝珠营子的磨骆山,发现了世界矿物史上最不可思议的石头。它体形硕大,重达66吨之多,堪称世界之最。随着时间变化,人们又发现38.7吨和31吨左右3块水草玛瑙。奇迹接连不断,2004年,人们在玛瑙王出土附近的山体周围又发现了最高可达5.2米,低至2.8米,宽0.4米,长约30多米的玛瑙墙,地下衔接埋藏着约200多米的玛瑙长城。阜新市政府对它采取保护措施,用水泥将它封存,它是留给子孙后代世世传承的无价之宝。它的出现使阜新这个玛瑙之都,更增添几分神秘色彩。
阜新市最大的广场摆放着一块大石头,每天等待着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们。人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来拜访它,它就是震惊中外的阜新玛瑙王。阜新人把这块玛瑙当成城市的标志。
阜新玛瑙的分布和储量
玛瑙石属隐质体,二氧化硅胶体混合物,它质地光滑细腻,晶莹剔透,纹理瑰丽,色彩艳丽,光鲜夺目,玛瑙凝天地之灵气,聚万物之精华,是宝玉石家族中一颗璀璨耀眼的明星。
阜新不愧为玛瑙之都,它蕴藏着我国50%的玛瑙储存量。阜新地区的玛瑙主要分布在阜蒙县的十家子、老河土、七家子、苍土、泡子、紫都台等乡镇;
彰武县的五峰镇、大四家子、苇子沟乡等地,星星点点的玛瑙窑分布在漫山遍野之中。
阜新玛瑙制品产量占我国玛瑙制品总产量的70%,它带来了几万人就业与经商的机遇。
玛瑙之都阜新是中华第一龙的发现地,也是享誉海内外的世界第一玉都,愿这第一玉都阜新能如中华飞龙般腾飞。
阜新玛瑙的品种及分类
阜新玛瑙石,在当地人们叫它为火石,常常用红花玛瑙、黑红花玛瑙、黑白花玛瑙来形容。在阜新玛瑙石众多品种中常按颜色称红玛瑙、蓝玛瑙、紫玛瑙、绿玛瑙、黄玛瑙、灰玛瑙、黑玛瑙、白玛瑙等。
阜新玛瑙人们把它分门别类称呼为:
缠丝玛瑙:是指纹理细密似蚕丝一样层层缠绕,偶有猫眼光泽闪耀。
枸枝玛瑙:内含有铁、锰氧化物渗入玛瑙中形成的柏枝叶图案。
云雾玛瑙:像天空的云雾,时隐时现有暗格,错落有致。
苔藓玛瑙:火山爆发岩浆液体中二氧化硅将火山灰尘包裹形成。
水草玛瑙:形象灵动仿佛水草在晶体内飘逸。
截子玛瑙:黑白相间,自然分层,清晰可见。
城岩玛瑙:文理形成具有棱角构造,形成城廓相连,若状是风景图案则称风景玛瑙。
火玛瑙:一种在条带夹层中含有氧化铁板片晶体,氧化铁晶体的反光会闪烁出火的光辉。
雪花玛瑙:在石中或表面形成一片片白色云雾。
夹胎玛瑙:直视如莹白光彩,侧视如凝血一般。
闪光玛瑙:因其内部裂隙折射产生的光芒,美丽眩目。
鸡血玛瑙:是一种鲜艳如血色般的物质。
冻玛瑙:颜色如牛角微透明状。
蛋白玛瑙:玛瑙与蛋白石相结合。
金丝玛瑙:含有金线包裹体呈放射状。
银丝玛瑙:内部有银针般排列的放射状包裹体。
羽毛玛瑙:如羽毛状物质结构悬浮在晶体内。
水胆玛瑙:是亿万年前火山爆发时形成空洞残留在玛瑙中的液体。
血胆玛瑙:是稀世之宝,是传说中的产物,在玛瑙水胆中含有像血色一样鲜红的液体,也是现实中真实存在的一种玛瑙,只是一直被珍藏秘不示人,因而在阜新矿脉确实存在血胆玛瑙矿藏。俗话讲千种玛瑙万种玉,传世玛瑙品庞大浩瀚,有待人们研究、开拓、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