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辽宁 > 正文

咱们家乡有特产——阜蒙县的小米大财富

0
分享至

咱们家乡有特产——阜蒙县的小米大财富

辽宁阜蒙旱作农业系统 获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日前,农业农村部以2020年1号文件的形式,公布了第五批27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单,辽宁阜蒙旱作农业系统成为其中之一。

这里所说的“农业文化遗产”,是以活态性、系统性、多功能性为主要特征的新的遗产类型,是劳动人民在与所处环境长期协同发展中世代传承并具有丰富的农业生物多样性、完善的传统知识与技术体系、独特的生态与文化景观的农业生产系统。

有着8000年历史的辽宁省阜蒙县旱作农业系统,其核心区位于阜蒙县化石戈镇,其核心代表是化石戈谷子及其加工的小米。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遗产地的规模缩减,传统谷子品种正在消亡。为保护这一重要文化遗产,阜蒙县政府制定了相关的保护与发展规划以及保护与发展管理办法。

农业农村部在文件中提出,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农耕文化的典型代表,是我国各族劳动人民长久以来生产生活实践的智慧结晶,承载着华夏文明生生不息的基因密码,彰显着中华民族的思想智慧和精神追求。因此,辽宁阜蒙旱作农业系统跻身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必将对阜蒙县弘扬中华农业文化、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民就业增收、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如果说‘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这个名词,或许大家不是很熟悉,而谈到‘云南红河哈尼梯田’,谈到‘新疆吐鲁番坎儿井’以及‘河北宣化漏斗架葡萄’,大家都应该有所耳闻。它们与阜蒙县的谷子旱 作 栽 培 系 统 一样,都是农业文化遗产。”阜蒙县化石戈镇第一书记、阜蒙县政府副县长刘廷 喜 兴 奋 地 对 记者 讲 ,“ 通 过 这 次申 报 农 业 文 化 遗产,农业专家们不禁为之惊叹,传承至今已近8000年的阜新小米,堪称‘中华第一粟’!”

原来,我们阜新 人 所 熟 悉 的 特产 — —小米,它竟然 是 我 们 中 华 民族的特产,所反映的恰恰是中华文化之根。

骆驼山上杂花草

谷子,古代又称粟、禾、粱等,脱壳后称小米。阜蒙县栽培小米的历史非常悠久,至少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中期,据查海遗址考证,有8000多 年 的 栽 培 历史。长久以来,阜蒙县在小米种植的基础上,形成了一系列相关的历史记忆、民俗文化、农业景观、生产技术和独特产品,构成了辽宁省阜蒙县谷子旱作栽培系统。2020年初,该系统入选第五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阜蒙县旱作栽培系统是以旱地种植谷子(小米)为主的特色旱作农业生态系统。遗产地阜蒙县位于东经122度与北纬42度之间,总面积6264.2平方千米,年降雨量400毫米左右,下辖38个乡镇。核心区化石戈镇243平方千米,涵盖台吉营子、老二色、北八里、来住营子、化石戈、万德号、坤头沟、哈日诺尔8个村。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造就了小米生产的优良品质。 “骆驼山上杂花草,化石戈的小米好。”这是流传在辽宁西北部民间的口头禅。

相传数百年前,位于化石戈镇境内的骆驼山上生长着一种名为杂花草的植物,牛羊嗜食之。岁月流逝,山上的草叶与牛羊粪便随雨水淤积到山根地,使得此地种植的谷子粒大饱满,加工后的小米香甜可口。

刘廷喜介绍,地处辽西北的阜蒙县,属半湿润到半干旱的过渡地带。季风大陆性气候和丘陵浅山地形造成这里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的特点。这种气候条件有利于谷子光合产物的积累,使籽粒饱满,是种植谷子生产小米的最佳环境。遗产地核心区化石戈镇的土壤类型主要是黄白褐土亚类,土层深厚、排水性好、土壤松软,大部分属于肥沃壤土或沙壤土,而且有机质含量较高。小米种植基地的土壤更是蕴含丰富的麦饭石矿物元素。

独特的地理、土壤、水质、气候环境,造就了化石戈所产小米与众不同的特殊风味,其营养十分丰富,富含维生素E 和部分矿物质元素,维生素E、钙、铁、硒、锌等含量均明显高于一般小米。化石戈产的小米颗粒圆润,外观呈金黄色或者娇白色,色泽亮丽,小米饭绵软,口味清香。熬成粥后味香柔滑,汤汁黏滞醇厚,营养丰富,有一股清香绵长的独特风味。

小米文化底蕴深厚

阜蒙县的小米栽培历史悠久。

在阜蒙县沙拉镇北查海村查海遗址出土的文物中,有大量的石制铲型器、石磨盘、石磨棒等原始农耕生产和加工用具。在对其提取的淀粉颗粒的分析中,有50%属于狗尾草属,结合距阜蒙县40公里的兴 隆 沟 遗 址 出 土 的7700—8000年的碳化粟颗粒可以推断,阜蒙县早在8000年前就有谷子栽培。

几千年来,阜蒙县谷子旱作农业栽培系统在当地传承有序。据考古发掘,在阜蒙县遗产区有商周时期的农田灌溉水渠遗址,有辽金元时期运粮城和学田碑出土。在明清时期有蒙古贞部落迁居阜蒙县地区从事农耕生产,到清乾隆十九年在骆驼山下种植的小米呈贡清廷。历史变迁,朝代更迭,遗产地的农耕文化传承不断。

化石戈旱作梯田可追溯到战国时期,据化石戈镇老二色村的下新邱王城遗址考证,这里的梯田遗迹距今有2500年历史。公元1068年和公元1077年,出使辽国的苏颂在《使辽诗》中多处提到辽国的农牧业情况,如: “居人处处营耕牧”, “田塍开垦随高下”等。最典型要数《牛山道中》一诗: “农人耕凿遍奚疆,部落连山复枕冈。种粟一收饶地力,开门东向杂夷方。田畴高下如棋布,牛马纵横似谷量。赋役百端闲日少,可怜生事甚茫茫。”这是一种特殊的旱地梯田方式。而在其技术方面,受到中原农耕技术的影响,并加以发挥创造出特殊的农耕方式:垄作和梯田。1012年冬天,出使到辽国的宋人王曾在回国以后报告契丹的见闻时提到: “所种皆从垄上,盖虞吹沙所壅。”这是对自战国以来, “上田弃亩,下田弃畎”的利用,用以应对当地干旱和风沙严重的自然环境。目前,这里的旱作梯田仍有万亩以上,随着国家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实施,每年新增梯田2000亩以上。

长久的种植过程中,阜蒙县形成了源于传统农耕生产的多民族融合的传统节日及独特民俗等非物质文化传承。历史上,阜蒙县地区凡是王公组织的祭祀敖包和那达慕活动,由王府安排肉粥熬制,如果是区域性农牧民组织的祭祀活动,由组织者安排肉粥熬制。在查干花等地的敖包祭祀和那达慕活动中,百人、千人甚至万人共食肉粥的场面令人叹为观止。

保留原始种植状态

目前,阜蒙县尤其是化石戈镇的原始地理环境和自然风貌未有大的变化,先辈们在生产生活中积累了大量的生产技能和栽培经验,通过提炼总结,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农业生产系统和知识技术体系。

阜蒙县化石戈镇副镇长魏洪波介绍,至今,化石戈镇乃至阜蒙县仍保留传统的种植品种、传统的种植方法、传统的加工方法。遗产地有在漫长的生产实践中经自然或人工选择形成的适应当地自然环境的系列谷子品系,也是不可多得的种子基因库。传统的谷子品种主要有毛毛谷、红苗子、齐头白、五尺高、二白谷、独杆紧、叉子红、花花太岁、绳子紧、兔子嘴、长脖雁、金镶玉、老来白、老虎尾等50多个品种。其共同特点是株高、生长期短、耐瘠薄、抗旱、抗倒伏,适应性强。生产的小米有黄、白、红、橙、绿等各种颜色,均以米粒小、米质好、具有一种天然的香味而深受消费者称赞。

阜蒙县仍然保留“分缴耕作、隔沟灌溉”等传统谷子种植技术和代代传承至今的传统旱作农业生产和粮食加工工具。目前,当地农民仍然延续着传统的生产栽培模式进行小米生产。采用传统的谷子品种、完全施农家肥、人工拔草(不施除草剂)、用生物杀虫灯除虫或人工除虫等绿色生产方式,因而造就了化石戈所产小米与众不同的特殊风味。

今年50岁的阜蒙县宏建米业公司总经理刘宏建是化石戈镇土生土长的农民,因为多年经营化石戈驼谷小米而被誉为“阜新谷王”。刘宏建告诉记者,一直以来,宏建米业公司和当地农民始终坚守传统的绿色生产方式,种植传统谷子品种,尽管市场上的谷子新品种一代胜过一代,亩产早已突破千斤以上,可是他们种植的传统谷子亩产量只有300斤左右。生产高品质小米、坚守儿时的味道、留住一份乡愁,是公司和当地农民共同坚守的一份初心和信念。目前,阜蒙县谷子种植面积25万亩,化石戈镇种植面积5万亩。2009年化石戈镇被评为辽宁特产小米之乡,2014年获得农业部颁发的农产品地理标志证书。2016年“驼谷”商标被评为辽宁省著名商标。2019年在第十一届辽宁国际农业博览会暨第十九届沈阳国际农业博览会上获得金奖。

化石戈的生物多样性,“多”到惊呆!

“阜蒙县是典型的旱作农业区,农作物品种丰富,以粟为代表的旱作农业生态系统在生物多样性方面有着其独特性与不可替代性。”化石戈镇第一副书记、阜蒙县副县长刘廷喜告诉记者,为了完成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申报书,佐证阜蒙县旱作农业区的“生物多样性”,他和其他工作人员曾在化石戈镇,特别是在骆驼山附近搜集野生植物标本。出乎意料的是,繁多的野生植物品类汇集到一起之后,不仅当地土生土长的农民惊呆了,连相关评审专家都为此惊叹不已。 “真想不到,阜蒙县的野生植物品类如此丰富,真是难得的好生态、好地方!”

据悉,以化石戈镇为核心区的阜蒙县旱作农业系统遗产区,野生植物有被子植物类、蕨类、裸子类、地衣类、苔藓类、菌类、藻类,组成了庞大繁杂的自然生态系统。其中裸子植物主要有油松、侧柏、麻黄等;被子植物达88科713种,主要有山杨、旱柳、胡桃楸、榛、蒙古栎、北五味子、山杏、山楂、秋子梨、小叶锦鸡儿、甘草、远志、沙棘、罗布麻、黄芩、党参、北苍术、苣买菜、知母、黄花菜、山丹等等。

“尽管时代更迭,沧桑巨变,遗产区却至今保留着诸多野生作物,如野生黍子、野生山核桃、野生稷。”刘廷喜讲,在化石戈镇的骆驼山上,至今保留和生长着大量的珍奇植物,目前已知的野生植物种类110科、456个属、929种,俨然一个天然珍奇植物展馆。比如,地黄、木蓝、瓦松、百里香、满天星、龙须菜、草木犀、百蕊草、熏衣草、佛甲草、蓝羊茅、大籽蒿、扯根草、金丝草、卷柏、拉拉藤、狼毒、白鲜、罗藦、萱草、独活草、桔梗、杜鹃花、石头花等等。

8000年前查海人喝“小米粥”

阜蒙县栽培谷子的历史,至少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中期,在这八千年漫长岁月里,谷子经历了一个怎样的演变过程?

专家研究发现,史前的粟经历了由萌芽和形成、初步发展,直至发达与兴盛的过程,并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取代了黍,成为北方最主要的粮食作物。而进入有史时期以后,谷子经历了由原始到传统的过渡,并经两汉到魏晋南北朝时,达到繁盛。这一时期的谷子位居“五谷”之首。中唐以后,与稻、麦处于同等地位。到了宋元之后逐步走向衰落,直至今日已作为调剂饮食的一种养生杂粮。

专家介绍,阜蒙县位于红山文化圈的核心地带,发掘了胡头沟红山文化遗址和8000年的查海遗址,由此推断阜新地区在8000年前就开始种植谷子,并延续至今。

查海遗址出土的石器中,与农业有关的石器占总数的34.8%。其中,数量最多的是铲型器,它们属于深翻土地的工具系列,标志着原始锄耕农业的萌芽。查海遗址出土的石磨盘、石磨棒数量很多。从出土石磨盘的状态看,大多经过了长期使用。

2000年,科研领域出现一种淀粉粒分析技术。辽宁省考古研究所从查海遗址石磨盘、石磨棒进行标本采样,经山东大学植物考古实验室进行淀粉颗粒提取,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古生态实验室完成镜检和拍照。研究人员共提取到221粒淀粉颗粒。据此推断,查海遗址的植物性食物包括禾本科和块根块茎植物。对于禾本科植物淀粉,研究人员又将其细分到属,即有一半属于狗尾草属。狗尾草属有140多种植物,其中为人们所熟悉的就是谷子。另一半淀粉颗粒来自包括黍属、高粱属、小麦属的植物。

专家们介绍,通过上述检验结果,再结合遗址出土的大量陶罐,基本可以判断出,8000年前的查海人,已经能够喝到“小米粥”了。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姚明的腹肌,易建联的腹肌,周琦的腹肌,没有对比就没有尴尬

姚明的腹肌,易建联的腹肌,周琦的腹肌,没有对比就没有尴尬

体坛故事集
2023-09-20 14:26:09
9月23日, 秘书长古特雷斯引全球激愤, 就在刚刚,联合国传来新消息

9月23日, 秘书长古特雷斯引全球激愤, 就在刚刚,联合国传来新消息

阿芒娱乐说
2023-09-23 19:21:24
亿元大奖得主, 兑换完奖金后潇洒的转身离去!

亿元大奖得主, 兑换完奖金后潇洒的转身离去!

小朵聊说生活
2023-09-24 05:32:02
赏美 | 一乃葵

赏美 | 一乃葵

硬核养娃
2023-09-22 08:17:47
定调了!央视正式为华为发声,台积电最不愿见到的一幕发生

定调了!央视正式为华为发声,台积电最不愿见到的一幕发生

小白兔趣闻
2023-09-24 01:27:50
体制内:没钱了,各路妖魔鬼怪牛鬼蛇神都来了

体制内:没钱了,各路妖魔鬼怪牛鬼蛇神都来了

新动察
2023-09-18 10:02:38
蔡斌执教能力水平如何?来听听业内人士怎么说!惠若琪一针见血

蔡斌执教能力水平如何?来听听业内人士怎么说!惠若琪一针见血

排球MVP
2023-09-24 08:52:54
国产ARM芯片,遭遇滑铁卢

国产ARM芯片,遭遇滑铁卢

互联网.乱侃秀
2023-09-23 12:33:06
抖音开始全面封杀,这种网红终于要凉了

抖音开始全面封杀,这种网红终于要凉了

创作者_RE4V
2023-09-23 23:35:17
麻六记西安首店开业、人山人海、张兰热情对镜头打招呼

麻六记西安首店开业、人山人海、张兰热情对镜头打招呼

开播啦
2023-09-23 21:38:45
Lisa着装让人一言难尽!遭粉丝吐槽放飞自我,衣服短到露下半球

Lisa着装让人一言难尽!遭粉丝吐槽放飞自我,衣服短到露下半球

琳琳贝尔
2023-09-21 09:56:21
1979年,贺子珍终于来到北京,与毛主席留下了最后一张“合影”

1979年,贺子珍终于来到北京,与毛主席留下了最后一张“合影”

稷下花语
2023-09-23 05:30:03
庾澄庆儿子官宣出柜:和姐妹们拍的照片,他最性感漂亮

庾澄庆儿子官宣出柜:和姐妹们拍的照片,他最性感漂亮

怒放的小太阳
2023-09-23 12:06:51
杭州亚运会即将开幕,当年北京亚运会,霍英东捐出1亿兴建游泳馆

杭州亚运会即将开幕,当年北京亚运会,霍英东捐出1亿兴建游泳馆

担扑
2023-09-23 18:06:21
都体:Investcorp可能13亿欧收购国米,雷恩集团接受投标

都体:Investcorp可能13亿欧收购国米,雷恩集团接受投标

直播吧
2023-09-24 06:49:04
20个罕见事实,全球臀部最大的女人,产道放大2000倍的样子

20个罕见事实,全球臀部最大的女人,产道放大2000倍的样子

科普大侠
2023-09-22 03:16:11
从没想过的事!因爱抠鼻子,女子鼻内长10多团…

从没想过的事!因爱抠鼻子,女子鼻内长10多团…

佛山电视台小强热线
2023-09-20 20:06:51
“说服”中国解除武装以讨好美日的时殷弘现在情况如何?

“说服”中国解除武装以讨好美日的时殷弘现在情况如何?

律刑道
2023-09-23 14:29:13
36岁145天!博努奇是近21年德甲首秀最年长的非门将球员

36岁145天!博努奇是近21年德甲首秀最年长的非门将球员

直播吧
2023-09-23 21:29:07
缅北美女荷官口述:真实的缅北园区,漂亮的女孩都是不允许穿衣服

缅北美女荷官口述:真实的缅北园区,漂亮的女孩都是不允许穿衣服

二月的风
2023-09-19 14:48:19
2023-09-24 09:56:49

头条要闻

加方指控背后更多细节披露 "五眼联盟"也在对付印度

头条要闻

加方指控背后更多细节披露 "五眼联盟"也在对付印度

财经要闻

“核酸大王”张核子进军预制菜

体育要闻

潮起亚细亚 杭州亚运会开幕式万众瞩目

娱乐要闻

杨颖番位风波后首现身 鞠躬感谢粉丝

科技要闻

不是所有科技,都会走向“《奥本海默》式”结局

汽车要闻

搭载灵犀智驾2.0 宝骏云朵灵犀版于26日上市

态度原创

本地
家居
房产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本地新闻

非遗评剧,唐山历史纵深处的文化名片

家居要闻

复合多元的场景布局,独享惬意生活

房产要闻

重磅!三亚实施“认房不认贷”政策

公开课

生产一架歼20只需8天?央视高调曝光生产线

军事要闻

拜登政府被曝与越南就一项武器交易协议谈判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