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新邱区:打通社会治理“最后一米”)
4月1日,新邱区千名楼长、单元长身着红色制服,佩戴黄色袖标,在新邱区工人文化宫前举行“加强五级网格化治理,夺取‘双胜利’”誓师大会。
益民社区楼长赵启昌代表全区1783名楼长、单元长宣誓:听从党的领导,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不放松,坚决守住五级网格最后一道防线。学习“枫桥经验”,积极投身社会治理,团结广大居民群众,构筑共治、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千名楼长、单元长誓师,立志打通基层工作乃至社会治理的“最后一米”,这是新邱区疫情防控下社会治理创新性、连续性和常态化的新起点。
公共安全意识再提升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高高飘扬的党旗下,让新邱区近10万民众达到空前的团结统一。
“ 请战,因为我是共产党员。”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繁荣社区第四党支部书记丛桂芬把一份“请战书”交到社区党委。之后,这位64岁的女同志,带病坚守在风雪中的社区防控防疫点。
在河汇街防疫点,每天都有一个学生模样的年轻小伙值守。他是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的志愿者刘雨航。从2月7日起,他自愿协助社区排查外来车辆和人员。他说:“大灾大难面前,自有志愿者行走其间。”疫情防控开始以来,在高速公路口、火车站、公路干线入口,在每一条街道、每一个小区、每一栋楼宇,新邱区到处都有“外防输入、内防风险”的“火眼金睛”。
在阜新出现首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之后,新邱区高效启动疫情防控应急处置预案,压实属地责任,精准排查追溯,细化群防群控,巡回督导督察,有条不紊地坚守新邱这块“零感染区”的净土。
新邱区的疫情防控,体现“预设事前1公里”的超前性。1月29日,新邱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在河汇小区组织疫情防控应急演练,着力提高专业人员、基层干部、志愿团队的应急处置能力。1月30日,新邱区与浙江微医集团达成合作,启动疫情防控网上咨询平台,着力实现疫情防控网络化、专业化、智慧化。
“首战用我,用我必胜。”2月1日,60名队员组成的新邱区疫情防控应急预备役大队成立。
这支由卫生系统党员干部职工及基层医务工作者组成的队伍,整合区内医疗卫生资源,实行军事化管理。大队成立后立即派出精干力量奔赴高速公路口,保证双向测温快速展开。
新邱区的疫情防控,呈现维护公共安全的高度自觉。在街基街道中兴社区,48号楼三单元长杨秀明进行入户排查时发现508室没有人,但是该户原来有人居住。下午3点钟,他又去敲门,还是没有人。晚上8点钟,他看这家亮灯了,再去敲门入户,原来是一家3口当晚7点从黑山返回。这家人行李箱还没来得及整理,先进行登记。
面对严峻的疫情防控考验,新邱区把全区党政力量下沉再下沉,把公共安全意识提升再提升,把社会治理触角延伸再延伸。全区成立23个包保督导组,对域内各个社区和行政村进行包保、督导、指导,确保全覆盖、无死角。230个基层党组织动员起来,14个社区、9个村动员起来,1783名楼长、单元长动员起来,区委区政府、镇街、社区(村)、楼宇、单元门织密防控五级网格,“每日全民排查,不漏一户一人”的防控体系在全市率先形成。
基层治理体系新架构
在疫情防控中,中盛社区创建了网格化管理“655”制度:“6”,即对武汉返乡等六类人员的排查制度;“5”,即区对街道、街道对社区、社区对网格、网格对楼长、楼长对单元长的五级向下包保制度;另一个“5”,即从单元长开始的五级向上报告制度。正是这一制度的实行,新邱区“每日全民排查,不漏一户一人”得以实现。
疫情防控真实地映射了社会治理,它的基础和难点在哪里,社会治理的基础和难点就在哪里。毫无疑问,城市在社区,农村在村屯。此中,包括社会治理在内的各类公共安全体系、体制、机制的短板、弱项皆有显现。由此,强化社会治理的必要性更加催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紧迫进程,也更加坚定了新邱区把社会治理的根基打牢做实的决心。
事实上,早在去年“七一”前夕,作为向建党98周年的献礼,新邱区以河汇小区为试点,在全省率先建立应急救援先锋服务站、队,设4个应急响应联系点,确保在发生紧急情况时,在应急启动、消息传递、现场救援、事后处置等各个环节均有专人负责。目标是打造共治、共建、共享的“区域应急响应共同体”,这是新邱区作为全省首个“创新驱动助力示范区”在社会治理上的创新实践。
这一实践在疫情防控中持续延展并发挥作用。河汇小区以退休老党员为主要成员的应急救援先锋服务队,每天坚持在小区巡逻,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和群众反映事项,能处理的现场处理,不能处理的立即报告。疫情防控期间,13号楼住户席树成突发疾病,服务队队员张显文闻讯赶来,速将席树成背上车送到医院。
联防联控,怎么“联”?新邱区创新开展“ 党建引领先锋服务+”项目,通过党建来协调组织各方资源,完善安全风险联防联控机制,街道党建统领、社区党员带头、辖区党组织参与,为民开展精准服务。
群防群治,“ 最后一米”在哪里? 在社区,在居民小区的楼宇和住户。正是因此,新邱区将五级网格化管理的触角直接伸至楼长、单元长,把民众动员起来、组织起来,让党和政府拥有来自群众的“ 天眼”和“ 千手”,构筑防范风险、化解矛盾的铜墙铁壁。
3月8日,新邱区对28名楼长、113名单元长进行培训。3月14日,新邱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在中兴社区召开五级网格化管理现场会;3月25日,新邱区委召开社区五级网格化管理书记专题办公会…… 连续推动疫情防控下的基层社会治理工作。
新邱区委书记赵巍对记者说,“枫桥经验”的核心内涵是党领民治,最终实现自治、法治、德治、心治、智治的良法善治。全区上下要以疫情防控为契机,加强党的领导,强化政治引领,通过选优配强楼长和单元长,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建立制度,规范流程,压实责任,谋求常态化,力求长效性,把社区五级网格化管理基础夯实,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制立行从,纲举目张。新邱区用制度保障社区五级网格化管理。成立“ 县级领导+街道班子成员+社区干部+楼长+单元长”五级管理专班,形成制度体系;制定“三项制度+三项职责+一份公约”,以网格为单位建立“排查人员群”,以楼长为单位建立“楼长、单元长工作群”,以楼宇为单位建立“居民群”,各级微信群由社区统一调度;制作住户图,确保辖区人人在网、户户在格、一目了然;每日逐户逐人排查,全面掌握每户人口、特殊人群信息。
新邱区以激励关爱机制凝聚基层力量。社区单元长、楼长是居民中的退休党员、志愿者和热心群众等行政体制外人员,这是一支特殊力量,其工作成效关系到“外防输入”的成败。为此,新邱区疫情防控指挥部从做好安全防护、解决工作经费、研究补助标准、建立考评机制、选树先进典型5个方面予以激励关爱,解决楼长、单元长的后顾之忧。千名楼长、单元长誓师,楼长代表庄严宣誓,便是激情见证。
前不久,新邱区住建局向区委、区政府提交了《新邱区实施封闭小区工程建设方案》,仅小区围墙就拿出3个设计方案,还包括小区门卫、车牌识别电子门和消防通道设计方案等。新邱区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是为了夯实社区五级网格化管理设施基础,针对老旧开放式居民小区进行封闭改造的建设方案,预计6月底前实施完成。
通过打通社会治理“最后一米”,构筑起社会治理的新格局,迈向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新邱区依然在孜孜以求,创新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