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辽宁 > 正文

来自社区一线的爱国卫生月的故事

0
分享至

(原标题:来自社区一线的爱国卫生月故事)

新华社北京4月7日电 题:让爱卫行动嵌入你我生活——来自社区一线的爱国卫生月故事

新华社记者

今年4月是第32个爱国卫生月,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背景下,主题为“防疫有我,爱卫同行”的爱国卫生月正在以各种方式嵌入到社区生活中。戴口罩、消杀成为许多居民小区日常生活的“标配”,分餐制等卫生时尚,也正成为餐饮等传统行业复苏的助推器。

分餐制:文创公筷催生就餐新时尚

我国传统的饮食文化以合餐制为主,为不少疾病的传播带来隐患。囿于文化、生活习惯等原因,分餐制的推行一直十分缓慢。以防控疫情为契机,全国多地通过推广分餐制等卫生餐饮方式,推动良好的饮食卫生时尚的形成,也推动了餐饮业的复苏。

廖秋萍和张成分别来自四川省邛崃市瑞云欣广场的一家西餐厅和咖啡店,一个担任运营经理,一个担任店长,他们认为使用公勺公筷,无论是在疫情期间,还是疫情过后,都是非常有必要的举措。

“在复工前,我们餐厅就提前准备了1000套公勺公筷供顾客使用。”廖秋萍告诉记者,“当顾客点餐时,服务员会主动为客人送上公勺公筷,并告知食客使用公勺公筷有益于个人健康。”

为使公众乐于接受公勺公筷,邛崃市推出了“文创公筷”,这些筷子上印有描写邛崃的古诗联对、辞赋佳句,“长安北望三千里,天府南来第一州”“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等,这些介绍地方人文地理的佳句,让食客觉得使用公筷很有韵味,在美的享受中接受了卫生新观念。

在上海,南京东路步行街的新雅酒店目前只有两个楼面营业,包括6个包厢在内的近80张桌子都摆上了公筷和特色的公勺。该店餐饮总监蔡梦芸告诉记者:“顾客的接受度非常高,下一步随着餐厅更多的楼面开放,将持续推广公筷公勺。”

据悉,今年2月,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等多个部门联合向市民发出使用公筷公勺的倡议,上海市16个区纷纷响应。抽样调查显示,92%的市民赞成使用公筷公勺,卫生就餐行为得到了普遍认同。

全社会“动”起来:社区骨干引领 爱卫行动更见效

不仅在餐饮卫生领域,而且在与健康卫生相关的各个领域,各地都在努力通过爱国卫生运动的开展帮助人们进一步形成卫生习惯,促进“身边的环境”的清洁。

“这次抗击疫情让社区群众对于爱国卫生运动的热情更加高涨。”上海市宝山区友谊路街道爱卫专职干部周晓静告诉记者,“全街道和各个居委会都动员起来了,志愿者、退休党员、楼组长一马当先,大力开展环境卫生整治,社区骨干的引领使爱卫行动比以前更有成效。”

在北京市大兴区的“西瓜小镇”庞各庄镇,东梨园村的村民们以自家院落为中心,清扫周围的胡同、街道,清理卫生死角。在北京市西城区广外街道天宁寺南里社区,两名社区工作者形成一组配合,一个人骑三轮车,另一个人负责喷洒灭蚊蝇药,穿梭于老旧小区并不宽阔的巷子中。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新闻发言人高小俊说,北京全市持续深入开展冬春季爱国卫生运动。各级爱卫会动员210万人次,参与清理各类病媒孳生地28万余处,清运垃圾38万余吨。

良好的卫生习惯常态化:监督不可或缺

“结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我们号召公众要向不文明不健康的生活陋习宣战,要养成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全国爱卫办副主任、国家卫生健康委规划司司长毛群安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贴近公众,才能获得持久的“生命力”。记者从北京市海淀区爱卫办获悉,他们正在制作的以第32个爱国卫生月为主题的互动话题内容产品,在抖音、快手、新浪微博“海淀创卫”政务媒体号发布,以“趣味话题”等公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与老百姓见面,新媒体传播方式,进一步调动了大家参与的积极性。

形成良好的卫生风尚,离不开相互监督、督促。据了解,“海淀创卫随手拍”接诉即办小程序即将上线,包含“现场直击”的直播督查功能、“随手拍”的民众发现创卫问题线上反馈功能、“马上办”海淀创卫工作人员线上回复功能、“事件最新进展”的问题受理和解决进度反馈功能等,通过打通百姓服务“最后一公里”,巩固创卫成果。

健康陋习的改变关键在于树立健康观念。“关键是要加快转变大家的观念和行为方式。”四川省邛崃市临济镇党政办主任侯程芳说,“因为切身感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多方面影响,使用公勺公筷等卫生习惯,已经越来越容易被村民们所接受。我们一定要强化这种观念,让更多群众行动起来,形成讲卫生、爱清洁的社会风尚。”(记者林苗苗、董小红、屈婷、仇逸、侠克)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7对夫妻同住一屋,叫声整宿不断,楼下大爷直呼:想找老伴

7对夫妻同住一屋,叫声整宿不断,楼下大爷直呼:想找老伴

今日美食分享
2023-12-01 19:21:13
“做完就饶了你!”14岁少女被逼当众发生性关系,强迫为多人口交

“做完就饶了你!”14岁少女被逼当众发生性关系,强迫为多人口交

杨哥历史
2023-12-01 17:26:20
金正男:曾模仿中国在朝鲜进行改革开放,也做好了协助弟弟的准备

金正男:曾模仿中国在朝鲜进行改革开放,也做好了协助弟弟的准备

三目观史
2023-12-01 12:47:30
向世界宣布大好消息:中国亮出“超级远火”,射程可达500公里!

向世界宣布大好消息:中国亮出“超级远火”,射程可达500公里!

夕阳渡史人
2023-11-29 23:51:21
80多位业主欲哭无泪!买的房子已停工半年,现场荒草丛生,现在还要被拍卖

80多位业主欲哭无泪!买的房子已停工半年,现场荒草丛生,现在还要被拍卖

每日经济新闻
2023-11-30 20:20:12
“血槽姐”的家人露出马脚了!

“血槽姐”的家人露出马脚了!

麦杰逊
2023-12-01 11:08:09
讣告!于2023年11月30日逝世!

讣告!于2023年11月30日逝世!

莫问先生
2023-12-01 12:06:46
沪上独生女继承2亿遗产后丈夫要离婚分钱,网友争论“父母遗产是否该当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沪上独生女继承2亿遗产后丈夫要离婚分钱,网友争论“父母遗产是否该当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新民周刊
2023-12-01 19:54:31
江苏泰兴市民调价前夜排长队购买天然气,有公司已延后调价时间

江苏泰兴市民调价前夜排长队购买天然气,有公司已延后调价时间

极目新闻
2023-12-01 15:54:21
质疑会馆“涉黄”提辞职,男子被人强行扔下高楼,受伤十年无人管

质疑会馆“涉黄”提辞职,男子被人强行扔下高楼,受伤十年无人管

陆火
2023-12-01 11:20:37
最新宣布!上海又一奥莱超市开业,低价商品琳琅满目,市民装满购物车

最新宣布!上海又一奥莱超市开业,低价商品琳琅满目,市民装满购物车

上观新闻
2023-12-01 14:59:17
16岁巨婴刘思琦:吃饭靠人喂,每日花销过万,现在过得咋样

16岁巨婴刘思琦:吃饭靠人喂,每日花销过万,现在过得咋样

丹宝说文史
2023-11-29 12:32:42
广西交警持棍击倒骑车男子,官方通报已停职,网友却发出灵魂拷问

广西交警持棍击倒骑车男子,官方通报已停职,网友却发出灵魂拷问

坦然风云
2023-11-30 21:23:02
昨晚正式告别,市民:太可惜了

昨晚正式告别,市民:太可惜了

北青网-北京青年报
2023-12-01 20:29:24
被接管了!许家印豪宅内部首次曝光,浴缸设计直呼大胆

被接管了!许家印豪宅内部首次曝光,浴缸设计直呼大胆

奉壹数码
2023-12-01 16:39:44
朱丹骗子闺蜜彻底被曝:欺骗朱丹1600万不道歉,评论区已彻底沦陷

朱丹骗子闺蜜彻底被曝:欺骗朱丹1600万不道歉,评论区已彻底沦陷

影像温度
2023-12-01 17:40:09
“网红”书记邢征人大代表资格终止,简历已从原单位官网撤下

“网红”书记邢征人大代表资格终止,简历已从原单位官网撤下

政知新媒体
2023-12-01 13:59:27
2023年仅剩30天,当你熬不住时,来看看马驹桥,凌晨四点的北京

2023年仅剩30天,当你熬不住时,来看看马驹桥,凌晨四点的北京

鬼谷子思维
2023-12-01 15:38:43
陕西高二女生操场生子,调查后发现,孩子父亲身份令人傻眼

陕西高二女生操场生子,调查后发现,孩子父亲身份令人傻眼

青丝人生
2023-11-30 18:09:24
东北大叔娶23岁非洲貌美女孩,新婚夜看到妻子真面目,当场晕厥

东北大叔娶23岁非洲貌美女孩,新婚夜看到妻子真面目,当场晕厥

古今档案
2023-11-29 22:11:24
2023-12-01 22:20:49

头条要闻

男子和情人发生纠纷后杀害6人伤2人 被执行死刑

头条要闻

男子和情人发生纠纷后杀害6人伤2人 被执行死刑

财经要闻

国家队抄底!让子弹飞一会

体育要闻

库里雷吉都点名哈登 大胡子真这么差?

娱乐要闻

五月天假唱风波升级 12首歌近一半假唱

科技要闻

C罗被索赔10亿美元 美国上演最大加密货币索赔案

汽车要闻

续航超900km/12月15上市 星途星纪元ES配置曝光

态度原创

艺术
手机
本地
公开课
军事航空

艺术要闻

“共融·共创” 中国民族民间工艺美术家协会文化创意设计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启幕

手机要闻

苹果介绍语音辅助功能:可用 iPhone 保留自己的声音

本地新闻

云游中国 | 震惊!这个地方我能一天两万步

公开课

贝加尔湖深达千米,里面最大的鱼有多大?

军事要闻

福建舰正开展系泊试验 专家:下一阶段就是海试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