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辽宁 > 正文

全部依赖进口 “救命神器”ECMO国产化难在哪儿?

0
分享至

(原标题:全部依赖进口 “救命神器”ECMO国产化难在哪儿?)

新华社广州4月2日电 题:“救命神器”ECMO国产化难在哪儿?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马晓澄、荆淮侨

武汉抗疫期间,ECMO(体外膜肺氧合,俗称“人工肺”)在医院临床使用成功救治重症新冠肺炎患者,并被纳入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被誉为“救命神器”。

目前,这一重要的医疗设备我国全部依赖进口,设备和耗材费用均很高。业内专家认为,应尽快推动ECMO国产化,降低使用费用,让更多患者受益。国内一些企业致力于ECMO国产化,但尚未成功。其中存在哪些难点?

全部依赖进口 使用两周费用20万元

ECMO是心肺系统重症治疗的一种设备,原理是把静脉血引出体外,让血液与氧气充分氧合之后,再泵回体内,以代替心肺功能,可广泛应用于危重病人的急救。

对于新冠肺炎重症患者,利用ECMO设备可以暂时替代人的心和肺起作用,使用时间可达14天。2003年SARS期间,就有医院使用ECMO,但直到近些年这一设备才被较广泛地使用。2019年,我国各ECMO中心报告使用病例数达5000多例。

在本次新冠肺炎疫情中,各医院对ECMO使用需求暴增。按照新冠肺炎诊疗方案要求,建议对常规治疗不佳的重型、危重型病例可采用ECMO进行挽救治疗。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司长罗俊杰在3月4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工信部共向湖北发送67台ECMO设备。据了解,经过紧急采购和国内征调,再加上各地援湖北医疗队带的设备,湖北省集中了100多台ECMO。即便如此,面对众多的危重症患者,ECMO资源仍然捉襟见肘。

目前,国内市场主流的ECMO品牌主要是欧美的美敦力、米道斯、迈柯唯和索林等。根据中国医师协会体外生命支持专业委员会的数据,截至2018年底,国内共有ECMO设备400余台,其中迈柯唯和索林两家公司的产品占国内市场的绝大部分份额。

一台ECMO的价格在100万元至350万元不等,且开机、耗材费用不菲。德国德中医学会中国项目部主任刘洋介绍,ECMO开机耗材套包平均5万元,其中装有血液管路、膜式氧合器、离心泵头、插管及各类接头等,加上重症ICU每天超过1万元的治疗费,患者使用ECMO两周需要花费20万元。

使用越来越广泛 国产化关键技术仍待突破

多位专家认为,ECMO的适用症比较广泛,包括各种原因引起的严重急慢性心功能衰竭,如心源性休克、心脏手术后低心排、心肌梗死、心肌病、心肌炎、心跳骤停以及心脏移植术前等;各种原因引起的严重急慢性呼吸衰竭,如暴发性病毒性肺炎、暴发性细菌性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栓塞以及肺移植术前等。

ECMO设备在一些发达国家已广泛应用。刘洋表示,在德国,平均每2万至4万人拥有一台ECMO。在美国,根据国际体外生命支持组织(ELSO)的数据,提供ECMO服务的医院数量从2008年的108家增加到2019年的264家。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体外循环分会2018年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有260家医院可以做ECMO。但即使加上近期从国外紧急采购的ECMO,全国仅有500台左右,相当于平均每280万人拥有一台ECMO。

使用价格高是制约ECMO广泛使用的重要原因之一。多名专家认为,设备国产化对降低使用费用和提升患者的接受程度至关重要。国产化能够提升市场竞争度,推动产品价格下降。

不过,ECMO设备的国产化面临诸多制约,其中最重要的是关键材料和技术尚未掌握。广东省医疗器械质量监督检验所是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体外循环器械重点实验室所在地,所长李伟松介绍,ECMO的基本结构包括血管内插管、连接管路、离心泵(人工心脏)、氧合器膜肺(人工肺)、传感监测系统等,核心部分是氧合器和离心泵,分别起人工肺和人工心脏的作用,是当前国产化的难点。

国家药监局体外循环器械重点实验室办公室主任柯军表示,新一代离心泵的核心是磁悬浮技术和高效叶轮的设计,难点在于如何在提高泵血效率的同时降低泵头对血液的破坏和损伤,这需要精细复杂的生物医学工程技术支撑。而在氧合器的研发中,关键材料是聚甲基戊烯(PMP)的中空纤维膜,能够让氧气高效进入血液,代替人体肺部的气体交换功能。这些都有待科研攻关突破。

上下游产业链不协同问题也较为突出。ECMO的研发是一个系统性工程,涉及多个重要技术和零部件。全国医用体外循环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颜林表示,近年来,国内一些企业已投入资源对ECMO产品进行研发,但比较分散,没有形成合力。

此外,由于ECMO的使用有可能会引起出血、栓塞、感染等并发症,即使是适用症范围内,也需依据个体情况而定,所以医护人员使用也较为慎重,市场容量相对较小。

国产化取得进展 宜整合上下游产业链资源

经过此次疫情,加大资金投入和研发力度,推动以ECMO为代表的高端医疗救护设备国产化,成为不少业内人士的共同呼声。

记者了解到,ECMO国产化已取得一些进展。深圳汉诺医疗集团依托中德联合研发团队,经过3年科研攻关,已设计出氧合器和离心泵,目前完成了包括氧合器、离心泵和系统主机在内的整套设备的功能样机的设计定型。山东大学刘淑琴团队表示,已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磁悬浮离心泵,期待成果转化孵化合作。

李伟松认为,应采取竞争申请项目或资金的方式,让有条件的企业和科研机构得到支持。要将分散在全国的机器、耗材、管路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资源进行整合,并提供标准化的支持。

业内人士建议,政府部门可加强与企业对接,为企业研发提供质量标准指导,在审批流程方面应提高与企业的衔接和效率,加快产品从研发到上市的速度。刘洋表示,国产化不是要关起门来自己搞,企业应加强国际合作,提高核心技术和生产制造方面的水平。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为韦德迅速花光100万美元,巴特勒:报恩,多少都值得!

为韦德迅速花光100万美元,巴特勒:报恩,多少都值得!

Only篮球
2023-05-31 11:16:21
美国上将问马斯克, 如何才能打败中国! 马斯克的话令全场鸦雀无声

美国上将问马斯克, 如何才能打败中国! 马斯克的话令全场鸦雀无声

丹妮讲体育
2023-05-26 02:09:14
热火掘金备战总决赛!巴特勒回应恩怨希罗缺战G1 约基奇像邓肯?

热火掘金备战总决赛!巴特勒回应恩怨希罗缺战G1 约基奇像邓肯?

罗说NBA
2023-06-01 06:25:34
一张价值30亿美元的自拍!

一张价值30亿美元的自拍!

视点历史
2023-05-24 17:43:52
CBA消息:曝王芳或离开篮协;李添荣或被辞退;周琦主动联系新疆

CBA消息:曝王芳或离开篮协;李添荣或被辞退;周琦主动联系新疆

小雪的运动之心
2023-06-01 12:49:59
32岁女子称被18岁前男友强迫“一夜四次”致怀孕,男方:她主动的

32岁女子称被18岁前男友强迫“一夜四次”致怀孕,男方:她主动的

历史求知所
2023-05-30 08:00:59
罗荣桓助手负责授衔,拟定自己为中将军衔,毛主席却批复不同意

罗荣桓助手负责授衔,拟定自己为中将军衔,毛主席却批复不同意

谢小龙聊历史
2023-06-01 07:00:57
刚刚,在台北市北部海域上空,发现一架由台湾飞往日本大阪的飞机

刚刚,在台北市北部海域上空,发现一架由台湾飞往日本大阪的飞机

旧日兮
2023-05-31 09:03:58
P掉了女演员的胸,头发打绺、脸长痘却不管,这算哪门子美人鱼?

P掉了女演员的胸,头发打绺、脸长痘却不管,这算哪门子美人鱼?

逃出精神病院
2023-05-31 19:42:00
美女实名举报本山徒弟小沈龙

美女实名举报本山徒弟小沈龙

中国模特经纪人
2023-05-31 20:38:07
65岁的公公在40岁寡妇家床上过世,医生说他是进行夫妻生活时猝死

65岁的公公在40岁寡妇家床上过世,医生说他是进行夫妻生活时猝死

护士笔记
2023-05-31 16:44:08
山东球迷会爆料:孙准浩踢了4场假球,金敬道转移非法所得2658万

山东球迷会爆料:孙准浩踢了4场假球,金敬道转移非法所得2658万

足球怎么说
2023-06-01 15:46:32
男性152-188cm标准体重对照表出炉,其实你不胖,别傻傻减肥了

男性152-188cm标准体重对照表出炉,其实你不胖,别傻傻减肥了

你的健身房
2023-05-04 07:35:10
事发突然,天津津南区凤锦庭园小区全部撤离。

事发突然,天津津南区凤锦庭园小区全部撤离。

天二萌宠社区
2023-06-01 13:22:20
永久停产!在华30年的日企宣布退出中国市场,业内:大势所趋

永久停产!在华30年的日企宣布退出中国市场,业内:大势所趋

燕梳楼2021
2023-05-31 18:24:09
休闲娱乐|清华大学最新调研:80%中国人将乌克兰冲突归咎于美国

休闲娱乐|清华大学最新调研:80%中国人将乌克兰冲突归咎于美国

黄小热点事
2023-06-01 11:12:04
揭秘:苏联归还旅顺海军基地始末

揭秘:苏联归还旅顺海军基地始末

历史档案笔记
2023-05-31 14:47:14
日本癌症新放射疗法将进入中国

日本癌症新放射疗法将进入中国

界面新闻
2023-05-31 09:47:56
3年3700万刚续约,就要被交易!力压东契奇的榜眼,真要成水货了

3年3700万刚续约,就要被交易!力压东契奇的榜眼,真要成水货了

野球帝
2023-05-31 17:02:32
俄军真是下了血本竟然在农田边的防风林里找到了一辆乌军的榴弹炮

俄军真是下了血本竟然在农田边的防风林里找到了一辆乌军的榴弹炮

青梅娱评
2023-05-31 22:25:18
2023-06-01 16:40:49

头条要闻

上海夫妻月入超60万2年入职300家公司 "工作状态"疯狂

头条要闻

上海夫妻月入超60万2年入职300家公司 "工作状态"疯狂

财经要闻

体育要闻

NBA历史上"最好的烂队"

娱乐要闻

虞书欣因旅游太多上热搜 竟遭网友狂嘲

科技要闻

不到三天,马斯克访华“特种兵之旅”结束

汽车要闻

全新smart精灵#3今上市 既帅又潮还有双电机

态度原创

本地
旅游
健康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本地新闻

网易新闻《中国匠人》栏目开启瓷文化之旅

旅游要闻

去看世界吧 像孩子一样

做到8件事,血管老化慢一些

公开课

中国殡葬走向世界:连安倍的葬礼都承包了?

军事要闻

韩军已经打捞起朝鲜发射失败的运载火箭部件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