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辽宁 > 正文

衰老研究新方向:如何才能“老得有质量”

0
分享至

(原标题:衰老研究新方向:如何才能“老得有质量”)

那拉

人类一直有“长生不老”的梦想。但随着对生命科学的认知越多,人们对于衰老也有了不一样的理解。人们发现,因为生活条件变好,人的普遍寿命都有所提高,但与衰老相关的退行性疾病,包括阿尔兹海默氏症、癌症、糖尿病等的发病率也在增加。如果能活得更久,却疾病缠身,你又愿意忍受这种种折磨多少年呢?

所以如何才能“老得有质量”更受人关注了。

最近,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有消息称,研究人员已发现两个重要基因,可以调控老年人的认知能力,延缓衰老相关行为功能的退化。或许有一天,我们可以通过敲除两个基因,让老年生活更有质量。

关于衰老,人们一直在刷新认识

既然讨论衰老,我们就应该了解,随着岁月流逝,我们的身体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二十世纪30年代末期,科学家发现,限制饮食可以延长小鼠和大鼠的寿命,这说明衰老是一个“可塑的过程”;1957年,George C. Williams提出了拮抗基因多效性的衰老进化理论,认为进化会选择对生命早期发育和生长繁殖有利的基因突变,然而这些突变在生命晚期会加速衰老;随着新实验方法的出现,人们又对于衰老现象从个体到细胞和分子层面都有了进一步的认识:1961年,Dr. Hayflick发现,细胞老化现象即细胞分裂是有极限的,细胞经过有限次数的分裂之后就会进入老化时期。接着人们提出了一个“衰老的端粒假说”——体细胞每经过一次有丝分裂,位于染色体末端的端粒会随之变短一点,当端粒长度缩短到一定界限的时候,细胞便停止分裂进入老化阶段。

二十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科学家还提出过一种“自由基假说”。即DNA损伤累积以及细胞或组织磨损假说为代表的损伤/错误累积理论,强调环境对分子或者细胞的侵蚀导致损伤的累积,进而引起衰老,认为人的身体“就像机器用久了会坏一样”。

二十世纪90年代,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衰老研究进入“基因时代”。1983年,科学家Klass在模式动物线虫中鉴定出第一个长寿突变体,发现一个叫age-1的基因突变,令线虫的寿命延长了40%-60%。1993年,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Cynthia Kenyon教授又发现单个基因daf-2发生突变,可以使线虫寿命增加一倍。她因此提出了“寿命受基因控制”的理论。

接下来近三十年里,科学家陆续还发现了上百个“长寿基因”。人们对于寿命的调控机制有了新的认识,发现长寿与健康其实可由不同的身体机制调控。

新发现两个基因,可以调控衰老机制

延长寿命已不再是抗衰老的唯一目标,健康衰老机理便受到越来越多科学家的关注。因此,寻找有效途径来延缓衰老过程中的行为能力和认知功能退化,便成为抗衰老研究领域的重点和难点。

衰老研究新方向:如何才能“老得有质量”

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神经科学研究所)蔡时青研究员所在团队发现,一些长寿基因虽然能延长寿命,但并不一定能延缓动物行为功能的退化,而提高神经递质可改善老年动物行为能力,最终,他们发现了两个全新的抗衰老靶标基因。

2月27日,相关研究成果以《两个保守的表观遗传调控因子妨碍健康衰老》为题,在国际著名学术论文期刊《自然》上在线发表。

他们以“神经递质系统在衰老中的变化”为衰老作标记时,发现有一条新的“胶质细胞-神经元信号通路”在调控衰老速度。研究报告中,他们首次阐述了这一自然变异会影响衰老相关行为功能退化的机制。接着,他们又用线虫和小鼠这两种动物进行相关实验,并结合人类大脑基因表达数据库进行筛选、分析,发现了新的抗衰老靶标基因,从而阐明了有关认知功能衰老的调控机制。

研究人员之所以选用线虫,是因为线虫体型微小(身长仅1毫米),易于培养,遗传背景清楚且便于遗传操作。其生命周期短,3.5天就可以发育成熟产生后代,整个生命周期大约就是21天。但即使是线虫,检测其衰老过程中的行为变化也不简单,需要通过繁复的实验进行检测。

他们又通过基因结构与人类更为接近的小鼠来做实验。小鼠繁殖周期长,生命周期长达三年。通过构建指定基因被敲除的小鼠实验模型,他们发现,降低小鼠Baz2b功能可以让小鼠在衰老过程中保持更加“苗条”的身材,且能保持更好的认知能力。

他们发现,衰老过程中,神经递质功能异常将导致生命体行为功能退化。而改善神经递质功能,就可能提高老年生命体的行为能力,比如多巴胺信号随衰老下降,提高多巴胺神经递质功能,就可提高老年人认知功能。

他们采用多种高通量测序方法进行综合分析实验,结果发现,要实现老年个体行为功能的改善,需要激活线粒体的活力,而这两个全新的抗衰老靶标基因正好可以作用于此。

以阿尔兹海默氏症为例。新发现的这两个抗衰老靶标基因在衰老的大脑中出现表达增加,这可能正是导致阿尔兹海默氏症线粒体功能缺陷的重要原因。

这一研究给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带来了新希望。而减少这些病症,无疑就能让我们“老得有质量”。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23065期双色球开出“双14号”,8注头奖落6省,奖池21亿元

23065期双色球开出“双14号”,8注头奖落6省,奖池21亿元

小邢说彩
2023-06-08 23:25:28
饭吃七分饱,寿命减一半?研究发现,长寿者饮食都有这些共同特征

饭吃七分饱,寿命减一半?研究发现,长寿者饮食都有这些共同特征

巴成江
2023-06-08 19:34:24
摊牌了!美防长威胁:若中方拒绝对话将对华动手!中方:可以试试

摊牌了!美防长威胁:若中方拒绝对话将对华动手!中方:可以试试

春惠花
2023-06-08 16:55:51
恭喜申花,恭喜大连人!足协做出正确决定,吴金贵谢晖可以安心了

恭喜申花,恭喜大连人!足协做出正确决定,吴金贵谢晖可以安心了

球场新视角1号
2023-06-08 17:13:00
看完 618 手机销量排行榜,我跪了……

看完 618 手机销量排行榜,我跪了……

果粉俱乐部
2023-06-07 12:41:52
5-0!中国女足提前1轮出线,半场打崩亚洲鱼腩,5场狂轰26球丢0球

5-0!中国女足提前1轮出线,半场打崩亚洲鱼腩,5场狂轰26球丢0球

环太平洋老正太
2023-06-08 19:01:57
“北溪”爆炸新线索!疑似美军潜水靴在距泄漏点5米处被发现,美媒:乌海军潜水员也穿过类似靴子

“北溪”爆炸新线索!疑似美军潜水靴在距泄漏点5米处被发现,美媒:乌海军潜水员也穿过类似靴子

每日经济新闻
2023-06-07 00:23:14
总感觉事情没那么简单,说不上来,都怪怪,各种情节不符合逻辑。

总感觉事情没那么简单,说不上来,都怪怪,各种情节不符合逻辑。

莫说娱乐
2023-06-08 16:48:46
胡继勇的眼光真是差!女方靠整容翻身,翻身前的体重高达180斤!

胡继勇的眼光真是差!女方靠整容翻身,翻身前的体重高达180斤!

鑫鑫说说
2023-06-08 14:53:57
哈维:如果梅西打算回归巴萨,我愿意帮助他在俱乐部做任何事情

哈维:如果梅西打算回归巴萨,我愿意帮助他在俱乐部做任何事情

绝对现场
2023-06-08 17:38:23
董明珠再回应“手机核心团队解散”:我现在用的就是格力手机,消费者用了都说好

董明珠再回应“手机核心团队解散”:我现在用的就是格力手机,消费者用了都说好

每日经济新闻
2023-06-08 18:20:23
真被泽连斯基说中了,乌72小时战死3715人,8辆豹式被打到报废

真被泽连斯基说中了,乌72小时战死3715人,8辆豹式被打到报废

铁血观世界
2023-06-08 12:00:58
纪委紧急通报!晚间:北京浙江等地4名官员落网!还有一位巡视员

纪委紧急通报!晚间:北京浙江等地4名官员落网!还有一位巡视员

记者阿凯
2023-06-08 21:35:35
老百姓的“苦日子”要来了,社会已有“3大预兆”,提早做准备吧

老百姓的“苦日子”要来了,社会已有“3大预兆”,提早做准备吧

书中自有颜如玉
2023-06-05 17:29:17
国企领导与女同事牵手逛街被免职!他极有可能,过上“三飞”生活

国企领导与女同事牵手逛街被免职!他极有可能,过上“三飞”生活

正经说个事儿
2023-06-08 11:25:41
河北小姑子吐槽嫂子做糊弄餐,意外走红朋友圈,网友:你没长手吗

河北小姑子吐槽嫂子做糊弄餐,意外走红朋友圈,网友:你没长手吗

阿龙美食记
2023-06-08 20:51:45
中国人专杀中国人

中国人专杀中国人

小年轻谈史
2023-06-08 13:16:12
小彩旗终于回国!因叛逆被杨丽萍放弃培养,现如今21岁没人管她?

小彩旗终于回国!因叛逆被杨丽萍放弃培养,现如今21岁没人管她?

周龙观影
2023-06-08 16:48:49
牵手门事件反转了!搞了半天原来是一场误会!他们只是同事关系

牵手门事件反转了!搞了半天原来是一场误会!他们只是同事关系

橘色数码
2023-06-08 23:35:39
爆李铁为立功减刑,交代所有涉及利益输送人员,包括2位足坛大佬

爆李铁为立功减刑,交代所有涉及利益输送人员,包括2位足坛大佬

十六先生
2023-06-08 18:15:29
2023-06-09 00:24:49

头条要闻

媒体:"美国在台协会"主席先见侯友宜 传递微妙信号

头条要闻

媒体:"美国在台协会"主席先见侯友宜 传递微妙信号

财经要闻

体育要闻

掘金vs热火G3:魔鬼在细节

娱乐要闻

林志玲一家三口同框!混血儿子亮相

科技要闻

林志颖代言小鹏却仍开特斯拉?官方回应

汽车要闻

沃尔沃EX30全球首发 储物很巧妙 安全是满配

态度原创

房产
艺术
健康
手机
旅游

房产要闻

二批次土拍新房指导价普遍上调,竞拍规则大改

艺术要闻

邀全国高考生免费看展!遇见博物馆推出5城5馆大型公益活动

长期喝有水垢的水,会得结石?

手机要闻

全球手机销量排行出炉,华为跌至第10,中国品牌抢占8席

旅游要闻

错过这四个景点 你就错过了云南的美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