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市市场局四措同施 查“双早” 保安全)
按照市委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关于建立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搁置包保责任制的通知》要求,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针对群众关心的面制品和淀粉制品中铝残留超标热点难点问题,从10月中旬开始,开展早市、早餐店(简称“双早”)食品铝残留超标问题专项集中整治行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一是高度重视,加强组织协调。市市场局专门成立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制定印发了《全市做好“合力破解部分早市、早餐店食品铝残留超标问题”工作方案》,召开市场监管系统专题会议,对全市各县区同步开展工作进行部署,进一步规定整治范围、整治内容、整治措施,明确工作要求。督促食品添加剂使用单位增强法律意识、诚信意识和食品安全意识,规范含铝食品添加剂使用行为,提升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二是建立市场监管长效机制。推行“三项制度”即“面制品、淀粉制品经营店许可备案管理制度”、“面制品、淀粉制品原料和添加剂公示管理制度”、“ 面制品、淀粉制品操作规范管理制度”。坚持许可备案管理,制定统一的原料和添加剂公示卡,要求经营者必须对使用的原料和添加剂的使用范围向消费者进行公示,不满足面制品和淀粉制品经营许可和备案条件的一律取缔。
三是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强化共治氛围。在阜新各大主流媒体、门户网站向面制品加工经营者和消费者宣传防范面制品铝超标的相关知识,调动食品安全社会监督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地毯式”排查,对16家面制品生产企业、560家蒸制油炸面制品加工经营户建立了台账,下发并张贴了“严禁使用含铝食品添加剂”宣传画,并同经营者现场签订“食品安全承诺书”。召开企业培训会2次,培训从业人员500余人,宣传违法违规使用含铝添加剂的危害和法律后果。将身边警示案例印刷成册,向全市面制品和淀粉制品生产经营单位发放2000多本,切实对面制品加工经营者起进行警示教育,督促企业切实履行主体责任。
四是加大抽检力度,打击违法经营。对学校周边、居民区等重点区域进行针对性的产品抽样检验,检验面制品和淀粉制品中铝的残留超限量、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以及滥用香精、色素、甜味剂等食品添加剂。共抽检70个批次,现已发现17批次铝含量超标的不合格面制品及淀粉制品食品,根据抽检出的问题线索,市市场局与市公安局组成联合专案组,迅速行动,立案17起,对涉嫌犯罪的9起案件移送公安机关进行立案侦查,刑拘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