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我市深入推进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各项工作)
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是我市开展“五城联创”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心城区来说,人口密集,楼房林立,是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的重点区域。
近日,市“五城联创”办公室会同市爱卫办按照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标准,深入海州区、细河区、太平区、高新开发区、高新园区等检查创卫工作。
据了解,自创卫工作开展以来,各中心城区高度重视,按照我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安排部署,特别是9月11日全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领导小组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创新工作方法、强化工作举措,推动创卫工作取得实效,群众获得感明显增强。
海州区创业路阜新长客总站西段过去是一条令人头疼的马路,小商小贩露天经营,宽阔的马路变得只能容下双向两车通过。9月中旬,海州区开启专项行动,彻底清理取缔这一路段马路市场,累计清理整治各类棚伞摊亭、占道商户380个,赢得百姓纷纷点赞。出租车司机张永华感慨地说:“过去我通过这里需要十几分钟,剐蹭事故还挺多,现在几分钟就能顺利通过,我一天能多跑几趟,多挣几十块钱!”
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就是创卫工作的最大成果。创卫工作开展以来,海州区强化宣传、营造氛围,发布《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存在问题清单》,累计清理各类垃圾1.2万余吨、杂草6 万余平方米、私占停车位260处、占道商贩380余人、小广告9.5万处,粉刷墙体广告2.7万平方米,更换垃圾箱1614 个,拆除旱厕31个。
细河区学苑街道花园小区是坐落在市中心面积较大的老旧小区,经过整治,小区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小区居民李电发在这里住了30多年,他由衷地说:“我今年85岁,从没见过小区环境卫生这么好,在这样的小区居住,感觉特别幸福!”
与花园小区一墙之隔,有着30 年历史的花园市场是此次创卫工作的重点检查点位。日前,督导组来到花园市场检查,看到这里干净整洁、经营标识统一规范、农药快检设备齐全,一派繁荣景象。经理李秀文说:“自创卫工作开展以来,整个市场不仅环境卫生条件改善了,业户们精气神也不一样了,市场人气更旺了!”
创卫不是创牌子,而是要切实改善城市环境,为群众谋福祉。创卫工作开展以来,细河区在全市率先制定开展“ 十乱”等现象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实行创卫工作网格化目标管理制。截至目前,共完成违建拆除4269 户,清理流动商贩325个,清除小张贴小广告19.5 万余张,纠正出槽经营行为268 家,同时成立区创卫督导工作组,实行周督查、周督办工作机制,严格落实整改。
寒露节气刚过,气温骤降,太平区城南街道广厦社区的小区花坛里依然花团锦簇。居民尚恒志从这里路过,他赞叹地说:“过去这里就是一个杂草堆,里面全是垃圾,没想到社区干部用一天时间就全部清理干净了。现在从这里路过,心里老敞亮了!”
开展创卫工作以来,太平区筹措资金近300万元,更换垃圾箱2116个,拆除旱厕17个,粉刷乱涂乱画20万平方米,累计清理各类垃圾9600余吨、杂草4.75 万余平方米,规范机动车停车位1200 余处,清理占道商贩1600 余户、小招贴小广告12.6万余处,海新路沿线3个垃圾废品收购站临街大门全部关闭经营。
高新开发区重点对老旧小区、物业弃管小区的市容秩序、道路交通、环境卫生、违法建设等几个方面进行综合整治,共清运垃圾4.8 万吨,修补破损路面9000余平方米。
高新园区大力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共清除各类垃圾20余吨,清理乱堆乱放10 余处、大小牌匾30 余处、占道经营20 处、门前摆放30 处、广告张贴200余处,粉刷喷涂广告60余处。
创卫工作越深入开展,越能感受到基层百姓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越能彰显干部群众一心谋发展的强大力量。自创卫工作开展以来,我市各中心城区克服困难,主动作为,使市容市貌得到很大改善,但仍然存在一些需要整改的问题。
海州区创业路市场门前垃圾箱不合格,清理不及时,有异味;创业路附近小街小巷存在卫生死角,临街商贩存在占道经营现象。
细河区恒强马德里和绿地剑桥之间存在临街废品回收站,围挡内有大量垃圾,围挡高度不够,影响市容市貌;安居小区没有垃圾桶,居民生活垃圾就地堆放,附近的老市北早市撤市不及时,存在流动商贩占道经营现象;四合镇河西村垃圾池不合格,没有做到日产日清,村委会公示板不整洁。
太平区煤海街道海泰社区乱搭乱建,高德东山小区路边可见未清理残土,绿化带中有白色垃圾,垃圾箱点位不够;海新路沿线商铺“门前三包”不彻底,一些商户门前存在垃圾、残土。
高新开发区、高新园区个别垃圾楼池底清理不干净,垃圾楼设置不达标。
创卫事关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既是一项德政工程,更是一项民心工程。中心城区作为国家验收检查的重点区域,更需要上下齐心、排除压力、勇于担当,实现面貌大变化、形象大提升,为市民创造更好更优的生活工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