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市审计局积极推进“两统筹” 提升审计监督质效)
为认真贯彻落实审计署、省审计厅关于审计项目审计组织方式“两统筹”工作要求,阜新市审计局加强审计项目计划、审计组织方式、审计资源、审计数据等多方面统筹,大力推进审计全覆盖,努力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和效率,发挥“经济体检”功能,有效“治已病、防未病”,更好服务阜新转型振兴大局。
一、加强审计项目计划统筹,有序推进审计全覆盖
根据上级统一组织审计项目和市委市政府交办任务,合理选择自定项目,注重不同类型审计项目的统筹融合和相互衔接,拓展审计监督的广度和深度。一是科学制定全年审计项目计划。融合开展海州区、细河区党政主要领导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和区财政预决算审计;同步实施市直部门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与部门财政财务收支审计;在各类审计中嵌入重大政策跟踪审计、市本级预算执行审计、三公经费审计、机构编制审计等事项,实现一次审计进点,多项成果提炼。二是做好同下级审计机关的计划衔接。加大对各县区审计项目计划草案的指导力度,从源头避免对同一地区、同一部门、同一事项的重复审计。
二、加强审计组织方式统筹,强化审计机关上下联动
对市以上统一组织项目,均采取统一组织、统一方案、统一实施、统一处理、统一报告的统筹管理模式。全市低保金审计、新农合基金审计过程中,市局侧重于宏观把控指导,县区审计机关侧重于现场跟进实施,各审计小组间及时进行信息和资源共享,实现了同一项目、同步实施、整体联动、同频共振的良好效果。按照省厅安排,围绕财政暂存暂付款项管理等5个全省重点审计事项,开展了市、县联动审计,集中组织学习省厅下发的工作方案和要点,统一审计重点、思路、方法,实行“预算执行+政策跟踪”审计模式,保障全省联动审计事项按时完成。
三、加强审计资源统筹,增强审计监督合力
一是整合全市审计力量。根据审计任务具体情况,在任务分工方面不再拘泥于各业务科室既定职能,实行统一管理、统一调配,对省厅统一组织或全市重点审计项目,根据项目实际需求,在全局乃至全市统一调配审计力量,通过在全市审计机关抽调审计人员组成联合审计组,共同开展审计工作,既解决审计力量不足、审计思维方式单一等问题,也为培养复合型审计人才、提升县区审计队伍专业化水平提供了实践锻炼的机会。二是充分利用其它审计力量。在新农合基金审计中,针对新农合政策变动大、专业性较强以及部分审计人员缺乏新农合审计经验等问题,我局聘请相关职能部门人员开展审前培训,并与经验丰富的审计人员组成专家团队共同参与,有力提高了审计质量和效率。
四、加强审计数据统筹,提升审计监督效能
在新农合基金审计过程中,采用“数据分析先行”的审计模式,组建数据分析组,统一进行数据分析,先后对阜新市两县五区和朝阳市朝阳县的农合参保结算信息、医院HIS系统数据、医院财务数据、死亡人员信息等数据进行采集转换,创建相应数据分析模型,成功筛查出新农合政策制度执行、基金管理和使用、不合理医疗、欺诈骗取医保基金等方面的疑点线索;同时,定期对数据分析工作进行总结、归纳,帮助现场审计人员理清审计方向,有效压缩现场审计时间,提高审计发现问题的精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