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三供一业”改造后的老旧小区有条件将引入物业企业服务)
上周,以《共建共治共享唤醒老旧小区》为题刊发报道,介绍了作为全市市容环境综合整治试点单位的海州区新兴街道先行一步,抢抓“三供一业”改造等有利时机,以引入物业企业提供服务等形式提升居民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的有关经验。
稿件见报后,引来家住正在开展“三供一业”改造工程小区的市民们的关注与期待。 “我家住的小区进行改造后,环境已经焕然一新,该怎样把好成果保留下去?”站前矿区住宅楼居民李先生的提问具有代表性。记者就此展开一番采访。
记者从阜新城建集团了解到,从2016年开始,在全国推进国有企业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对相关设备设施进行必要的维修改造,达到城市基础设施平均水平,交由专业化企业或机构实行社会化管理。 “三供一业”是国企的供水、供电、供热和物业管理的简称, “三供一业”分离移交是指国企将家属区水、电、暖和物业管理职能从国企剥离,转由社会专业单位实施管理的一项管理工作。此举既有利于国有企业减轻负担,也将改善国企职工居住环境。
据了解,该集团此次改造主要针对中央企业及阜矿集团职工家属区居民楼的供水、供暖、排水等支线的改造与屋面防水、外墙涂料、部分外墙保温、楼道单元门、小区内铺装、绿化、停车位等进行改造。按照计划,改造完成后,将对有条件的住宅区实施物业管理,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今年4月天气转暖后,立即督促参建单位加紧施工建设,并安排专人协调各相关单位,按进度制订工作计划,目前这项民生工程已经进入尾声。
该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 “三供一业”改造的住宅楼都已建成多年,房屋的老旧破损问题较多,对这样的住宅楼开展物业服务有三点困难。一是开展常规性物业管理服务条件不足。包括分散住宅楼较多,单体楼无法实行封闭管理,还有管理区域偏小,物业企业投入产出比较低。二是老旧小区物业管理“造血”功能不足,物业管理企业的经济效益难以实现。这主要是由老旧小区自身功能不完善,影响将要进驻的物业企业业务开展造成的。三是老旧小区物业管理标准低、收费难,物业公司的正常运营困难。收缴物业管理费是物业企业运行的根本保证,但还是有不少住户因为对物业管理不理解、不支持,而造成物业管理费收缴困难。这与老旧小区居民以中低收入家庭为主、花钱买服务意识未形成等因素有关。
其表示,物业管理市场化运作是老旧小区社会化管理的基本方向,为了留存改造成果,增进民生福祉,面对问题,仍将积极采取多种办法促进这些小区引入物业企业提供服务。一是引进市场机制原则。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按照社会公共管理社会化、市场化的要求落实管理机制的长效化,按照政府引导支持、企业市场化运作,给予物业管理必要的支持。二是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努力提高老小区物业管理收费率。首先,要通过多种渠道加强对老旧小区居民的宣传力度,增强居民花钱购买服务的意识。其次要努力扩大社区居民对物业管理的参与度,从而提高对物业管理的认可度,在物业企业引入、提供的服务内容、服务方式和服务质量的评价等环节上广泛吸纳居民意见,促进居民更多参与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