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评剧大师罗慧琴收徒我市年轻演员林雨拜入名门)
繁花似锦的6月,阜新文艺界传来一条喜讯:市歌舞剧院评剧团年轻演员林雨在唐山市拜入评剧名家罗慧琴门下,成为评剧“新派”艺术的传承者。
评剧源于唐山,是广大人民喜闻乐见的剧种之一,位居中国五大戏曲行列,尤其受到北方群众的喜爱。在百年传承中,唐山梨园人为戏耕耘初心不改。近期,国家艺术基金“新派艺术人才培养”项目在唐山落地之后,评剧“新派”传人、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罗慧琴又喜收三位门徒,其中就包括我市评剧演员林雨。
罗慧琴是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新凤霞的第49位弟子,也是最后一个和最小的弟子。她是评剧旦角,是第二十三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也是评剧“新派”的优秀传人。现为唐山市评剧团副团长、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河北省政协委员、河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河北省青联委员、唐山市十大杰出青年和唐山市拔尖人才。罗慧琴主演过多出经典剧目,如《花为媒》《三看御妹》《嫦娥奔月》《香妃与乾隆》等。
林雨自幼学习评剧,凭借着勤奋付出和努力练功,近几年在各项评剧表演中逐渐崭露头角。她曾参加第十一届中国评剧节和省第十届艺术节演出,出色地完成了我市原创评剧《血胆玛瑙》中红袖这一角色,得到专家评委的充分肯定。也就是在第十一届中国评剧节上,林雨因主演《血胆玛瑙》中的红袖一角,受到了罗慧琴老师的重点关注。在专家评委会上,罗老师盛赞《血胆玛瑙》是本届艺术节上最大的亮点,不仅舞台画面好,演员表演的更好,让人有眼前一亮的感觉。这次结缘,让两人有了日后的私下交流,林雨经常通过电话和微信向罗慧琴老师进行学习和咨询。但是,林雨说:“这种通过录音录像的学习,总有一种隔靴搔痒的感觉,学到的只是皮毛。”去年底,了解到罗慧琴在天津有一场演出,林雨特别想去现场学习。当时她跟院领导请假,领导觉得这样的机会十分难得,便专程送她到天津演出现场。见到罗老师后,林雨表达了学习的愿望。看到地方歌舞剧院领导这么重视和支持评剧艺术,罗慧琴很高兴,就推荐林雨报名参加2019年国家艺术基金“新派艺术人才培养”项目学习班。这个学习班不是谁都能进的,当时在全国有200多名报名者,林雨有幸通过评审,加入了培训班,得以跟罗慧琴当面请教。有名师的口传心授,林雨受益匪浅。
聪明好学的林雨在众学员中表现突出,得到罗慧琴老师的认可,进而有了拜入名门的机缘。得知消息后,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及市歌舞剧院的领导觉得这是阜新戏曲界的一件大事,表示全力支持,并派专人前往现场助阵,让林雨感受到了一种特殊的温暖,同时也让她感到肩上担了一份推动家乡戏曲艺术发展的责任。林雨表示:“阜新的评剧艺术底蕴原本就非常好,传承好发展好这门艺术是一代代评剧人的责任和义务。拜师是自己人生的一个新起点,目的是更好地向名师学习,把感动和感恩化作动力,将学到的艺术精华搬到舞台上,造福人民群众。”
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副局长田小红及市歌舞剧院院长魏德全参加了林雨的拜师仪式,在表示祝贺的同时,也希望她珍惜与恩师学习的机会,传承好评剧艺术,为阜新文化艺术界争光。
林雨拜入评剧大师门下,让她的师兄弟和同事们也有了一份特别的喜悦。其演出搭档包剑和市歌舞剧院评剧团团长侯瑶接受采访时表示,这不仅对全团和剧院,甚至阜新整个艺术界来说,都是一件盛事。林雨拜师为他们树立了一个榜样,这也将影响到整个评剧团,促进全团每一位演职人员有了一种向前向上的动力,也让人们看到了阜新评剧艺术光辉的未来。戏曲艺术特别重视师承,过去评剧团的演员们只能算学唱和模仿,有机会拜名师,对个人的艺术成就会有一个规范和提高。他们纷纷表示,希望林雨能在评剧艺术道路上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