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夏季食源性疾病高发谨防病从口入)
阜新市疾控中心发出提醒:夏季食源性疾病高发谨防病从口入
炎热的夏季,约上三两个好友,喝杯冰扎啤,吃吃烧烤,着实惬意。不过,夏季是食源性疾病高发季,市疾控中心提醒市民,要注意食品卫生,谨防食源性疾病。
细菌性食源性疾病的种类有哪些?常见的能够引起食源性疾病的致病菌包括:
沙门氏菌。引起中毒食品主要为家禽肉、蛋类、家畜肉以及奶类及其制品。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黄绿色水样便,有时带脓血和黏液。多数病人发烧,体温在38℃以上。
大肠埃希氏菌。引起中毒食物多为动物性食物,特别是各类熟肉制品,也可由蛋及其制品、奶类、蔬菜、水果引起。临床表现因不同种属差异较大。
葡萄球菌。引起中毒食品主要为乳及乳制品、蛋及蛋制品,其次是熟肉。多发生在夏秋季。临床表现为典型的胃肠道症状。如激烈反复的呕吐、恶心、上腹部不适或疼痛、腹泻等。体温一般正常或低温。儿童对肠毒素比成人更敏感,故发病率高。
副溶血性弧菌。引起中毒食品主要是海产品,如墨鱼、黄花鱼、带鱼、螃蟹、海鲜;其次是咸菜、熟肉类、禽肉、禽蛋类。临床症状多以剧烈腹痛开始,上腹部阵发性绞痛为其特点,继之出现腹泻,开始时是水样便,或血水样便,以后转成脓血便、黏液血便或脓黏液便。
那么,如何预防食源性疾病?市疾控中心专家介绍,要尽量食用新鲜食物,避免食用发霉、变质的食物;生食蔬菜瓜果要洗净,最好放置在流动的水流下清洗,食物制作和储存要生熟分开,食物要彻底加热;如果有未食用完的(已经烹调熟)食物应放置冰箱冷藏室保存,保持4℃以下。再次食用前,一定要充分加热,在食用各种熟肉制品前也要重新加热并热透。
市疾控中心特别提醒市民,在食用螺蛳、贝壳、螃蟹等水产品时,生吃、半生吃、酒泡、醋泡或盐淹后直接食用的方法是不安全的,尤其是免疫力低下人群应尽量避免生食的饮食方式。若外出用餐,应选择有餐饮服务许可证的餐馆。如果出现腹泻、呕吐等消化道病症时,建议及时到肠道门诊就医,不要自行用抗生素及止泻药等药物擅自处理,同时做好与其他人的隔离,消毒用过的餐具、便器等,避免传染给其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