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1月7日以来,我市先后派出5支队伍共41人支援大连,包括3支检测队、一支消毒队、一支监督队。
回首这一段旅程,每名队员都感慨万千。“11月12日我们领命出征,当晚8:30就接到任务,赶到庄河大学城投入到了终末消杀工作中。大学城人员多、面积大,大家都憋着劲儿一寸寸地喷淋、一遍遍地擦拭。等到完成任务,已经是13日的凌晨2点半。深夜的庄河,气温已经达到零下,脱下防护服的队员们,满身的汗水被寒风一吹,瞬间就冻透了,但每个人都胸膛滚烫,恨不能一刻不停,用最快时间把病毒彻底消灭。”消毒队队员邹超说。为大学城早日解封,11月21日至24日,他们80小时不间断开展终末消毒工作的督导检查和评估。恰逢那几日庄河降温,高强度的工作使人身心俱疲,饥饿、寒冷、劳累同时袭来,但队员们仍靠着顽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出色地完成了工作。
还有来自我市卫生健康监督中心的马俊涛,此次担任省防指办公室督导组卫生监督二组组长,担负着西岗区27个隔离点的监督指导任务。11月11日下午出发,12日凌晨一点到大连,12日上午8点便开始工作。这27个隔离点,他不知走过了多少遍,三区两通道建设、防护穿脱、通风消毒、物资保障……他深知但凡有一点疏漏,就有病毒扩散的风险,所以片刻不敢马虎。尤其是晚上的夜查,每次都得十一二点才能回到驻地。
援大连的三支核酸检测医疗队分工不同。一队和二队进驻的是大连市疾控方舱实验室,是最早进入方舱的驰援队伍,也是最后一班撤离的,他们负责的是大连市普筛的检测工作,工作量大,昼夜轮班;三队进驻的是大连市中山区疾控PCR实验室,与大连市中山区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员配合,负责对重点人群的样本进行检测,风险更大,且样本送达时间不确定。该队队长刘晓蕾说,在与大连市中山区疾控的同志混编排班时,三队的同志们主动提出负责最累、最苦、感染风险较高的“二区”工作。每班次12小时,标本随来随做,连续工作15小时也不鲜见。
此次我市援大连的41名同志克服种种困难,完成了惊人的工作量。截至11月25日,我市援大连核酸检测医疗队一队和二队累计完成22077(管)样本检测任务;三队累计完成14483(管)样本检测任务;援大连消毒队对庄河市的大学城、吴炉镇、栗子房镇、新华街道、城关街道等中高风险地区多处疫点进行了终末消毒,包括确诊患者住所等处;对庄河市新华街道、城关街道5个公共场所进行了预防性消毒,合计终末消毒面积约11300平方米,消毒体积约38000立方米,处理搬运冷冻冷藏食品约800公斤,消耗二氧化氯53200升,酒精23000升;预防性消毒面积3000平方米,合计消毒体积约12000立方米,消耗二氧化氯5000升,酒精1000升。消毒效果评价面积约8500平方米,体积约27500立方米。41名同志成功实现零感染,顺利完成驰援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