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7月“双减”政策落地以来,教育局出台了一系列指导文件,对落实“双减”工作进行了总体规划和部署,所有义务教育学校均出台作业管理办法、建立作业公示制度,通过网络调查,共收到85966份家长问卷,97.76%的学生和97.93%家长对校内减负提质工作感到满意。我市开展课后服务学校数、服务时间达标学校数占比均达到100%。学生每周5天全程参加率达到96.63%,参与课后服务工作的教师数占比达87.7%,实现了课后服务“5+2”全覆盖。
各校在课后服务工作中,通过提高效率、精准辅导,减轻家长的焦虑和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六纬路小学结合学校实际,建立了课后服务“一三一”工程,即:确定一个目标,实施三项行动,建立一套育人体系。科学合理地开设了学科作业辅导和兴趣班,既关注了学生的作业辅导,又让学生得到了艺术的熏陶。新安小学为了更好地开展课后服务,在作业的布置上,改变了以往的作业形式,学校立足校本课程,提高作业设计质量,老师采取作业任务清单的方式,从方法上加以指导,让作业具有时效性、针对性。“阳光·励进教育”是红房街小学的办学特色,办学中注重提升学生自身的素养。红房街小学建立了集身体素质拓展、思维素质拓展、动手操作实践、琴棋书画等活动于一体的课后服务课程体系,共四大类,50余门课程。学生通过菜单式、体验式等多种形式选课。金汤小学也采取了师生走班的形式开展社团活动。现已开设了各类社团60多个,包括足球、啦啦操、围棋、纸艺等,涵盖了体育训练、科学技术、文化艺术、传统工艺四大“课后服务课程群”,各种各样的社团供学生们自由选择。 五纬小学则注重多维度、多元化发展,学校拥有23个大社团,27个小社团,包括足球、轮滑、合唱、科技等,足球社团还向省和国家输送了许多人才。实验小学新区分校通过《致家长一封信》、调查表的方式征求家长意见,结合本校实际,从学生健康发展的角度出发,制定了“学业拓展+阳光体育+个性成长”的三段式服务。充分利用学业拓展课的一个小时时间完成书面作业,提倡“书包不带回家、书面作业不带出校”。在课后服务时间,本着劳逸结合的想法,学校开展了阳光体育,自编了垫子操和踏板操,学生们的灵敏性得到增强,体质也得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