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上午,市生态环境局在万达广场举行2021年“六五”环境日宣传活动,主题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市生态环境局机关、市公安局环保支队、市生态环境局城区各分局及局属单位、高校环保志愿者等近百人参加活动。
活动通过悬挂彩虹门、宣传横幅、设立宣传板、发放宣传资料、解答咨询等形式开展,还开展了“保护城市内河 我们在行动”徒步活动,参加活动人员沿花园河徒步,捡拾垃圾,开展宣传。
我市近些年通过持续巩固污染防治成果,不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以生态优先涵养绿色动力,筑牢生态安全屏障,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实现人和自然和谐共生。尤其是最近几年,我市加大了对城市内河的治理力度,花园河、五道河、九道河等内河水质明显改观。去年,我市完成了45个水源地污染隐患排查整治,3家工业园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鸭绿江水源地生活面源污染治理,大东沟综合治理,重点流域和入海排污口整治等工作。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8个国控断面河流水质优良比例达到87.5%,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达到92.9%。在今年4月省生态环境厅公布的数据中,丹东水环境质量状况排名全省第一。
去年,我市通过淘汰、改造、替代燃煤锅炉、治理 “散乱污”企业、严控秸秆焚烧,整治建筑工地扬尘等措施,全年PM2.5平均浓度为2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9.4%;收获“蓝天”350个,优良天数比例为95.6%,同比上升2.7%,名列全省第一。今年4月,丹东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比例100%,同比变好10%。
今年,我市将落实965家减排企业“一厂一策”,加大餐饮油烟管理,减少污染因子,降低污染指数。持续开展城市黑臭水体专项整治行动,确保5条内河长治久清。按国家部署开展海洋污染基线和39个入海排污口监测调查,开展海洋垃圾污染防治监管。实施土污染防治行动,强化重点行业重点区域重金属污染治理、废铅蓄电池污染防治、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环境管理。强化自然保护地监督,开展保护区卫星遥感点位核查,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打造生态美丽宜居丹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