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围绕“交通更安全、道路更畅通、群众更满意”目标,采取规范设置“电子警察”、施划重点部位交通线路等措施,全力破解城市交通道路“停车难、行车难”问题,为全市人民打造路畅人安的交通环境。
交警支队联合质检部门,对所有测速取证监控设备开展了全面细致检验,经过验证,34处点位全部检定合格,均在有效期内;还联合交通、高速管理等部门对部分因交通信号灯、标志、标线不清晰不完整的路口、路段的监控设备,重新进行评估整改,该撤销的撤销,该维修的维修。对全市2515块交通标志进行全面普查,排查出褪色、破损交通标志153块,指路标志与路面标线标示交通标志不一致4块,排查出一条路段多处限速标志混乱现象8处,新装、更新交通标志90块。
在全市多条道路同时施工的情况下,交警支队主动与住建、市政部门对接,采取晚间划主线、白天划车位的方法,全力保障工程进展,确保施工和交通两不误。目前共为新建的8条道路施划热熔标线10508平方米,占今年已施划的21条道路热熔标线总量的41.8%。经过调研论证,在锦山大街春五路——兴三路路段施划双向6.3公里的公交专用道,采用限时、限型的方法,保证10人以上大型公共交通车辆优先通行权。
针对全市路网常发性堵点,将青年湖西路改造成单行线,增设停车泊位;对抗美援朝纪念馆周边道路重新区划,增设交通标志、施划交通标线;根据企业和群众建议,对国测集团、宴升源公司、桃铁大市场、三马路家具市场等8处地点周边的交通乱象开展集中整治,为太阳大厦二期、新世纪花园、八街坝岗小区等3个小区门前施划禁停区。
以市道交委名义,多次组织停车场规划建设责任单位召开会议,共同研究论证,全力推进静态停车整治。借鉴省内大连、鞍山停车管理经验,形成调研报告,成立了全市停车场建设管理领导小组,明确牵头单位,制定印发了《丹东市机动车停车场管理办法》。配合市住建局明确6处首批收费停车场建设线路,统计停车位数据1200余个。
协调市城建档案馆、市自然资源局,明确重点单位,推进城市停车泊位增量扩容。加大对七经街、六纬路、滨江路等重点路段商家乱占停车位问题的整治力度,先后开展专项整治15次,清理商家乱占停车位230余次,查处乱停乱放交通违法问题4.2万余起,清除“僵尸车”10余辆。
除此之外,还在全市设立了10个机动车登记服务站、4个警保联动交管业务服务站、8个警邮合作网点,全力推动交管服务“矩阵化”“集群化”。利用派出所点多面广的优势,大力倡导“一警多能”机制,梳理60项审批事项下放至派出所综合窗口办理。将省公安厅交管局10项交管业务扩大至20项,下放至28个城乡派出所和市本级行政服务中心公安窗口办理,推动交管业务最大限度地覆盖市区及农村偏远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