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东港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暨“带头抓落实、善于抓落实、层层抓落实”专项行动动员部署会议召开,东港市委副书记、市长刘洋就做好2021年东港市经济工作提出9点意见。
一是以一着不让的态度,抢抓“十四五”开局。一要紧扣既定架构,健全完善规划体系。统筹规划协调,科学做好任务分解,确保规划纲要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二要锚定产业定位,理清产业发展思路。立足改造升级“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实现项目精准落地,培育引领型、支撑型企业。三要瞄准发展目标,构建经济指标体系。未来五年东港市经济指标确立的原则是,既要把握稳中求进这个总基调和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做到稳中求进、稳中求好;又要做到高质量与高速度的有机统一,力争晋位百强县。
二是以刀刃向内的决心,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一要打造办事方便的政务环境,全力打造“零距离”招商、“零关系”办事、“零停留”办公、“零利益”服务的良好发展环境。二要打造法治良好的社会环境,坚持依法行政,进一步健全科学决策机制、规范执法队伍建设,加大对红黑名单惩戒力度。三要打造成本优质的投资环境,强化土地保障,强化资金保障。四要打造生态宜居的生活环境,高标准完成中央环保督察整改任务,持续深入推进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
三是以敢为人先的精神,推动创新驱动发展。一要壮大创新主体,解决好谁来创新的问题。着眼于实现创新链和产业链高度融合,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提高企业家政治待遇;鼓励企业通过顾问指导、短期兼职等方式,柔性引进紧缺高层次人才。二要提高创新效率,解决好成果转化的问题。健全需求为导向、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一体化创新机制,打通影响创新成果转化、产业化的堵点。三要释放创新空间,解决好体制机制的问题。创新政策体系,创新体制机制,深入推进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工作,深入推进国有资产体制机制创新,完成国有农场和开发区体制改革。
四是以破茧化蝶的勇气,深化产业结构调整。一要着力打造互市贸易区、海洋生物科技产业园、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户外纺织服装园区四大产业平台,以海洋经济、健康经济两大产业链为牵引,海洋经济产业链重点发展海洋贸易的互市贸易区和海洋生物科技产业园,健康经济产业链重点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和户外纺织服装产业园。二要着力打造人力资源、金融服务、物流服务、电商服务、大数据服务、能源服务六大要素平台。三要着力打造孤山特色文旅小镇项目、椅圈北黄海温泉小镇项目、海角公园项目、城市绿廊项目四大区域平台。通过“464”平台建设,带动项目建设、企业聚集和产业集聚,同时推动十大产业集群的稳步发展。
五是以久久为功的韧劲,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一要抓好重大设施工程,增强产业承载能力。要抓好重点片区规划谋划,抓好交通设施立体提升,抓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二要遵循建设发展规律,塑造精致城市形象。以重点项目引领精致,以城市功能体现精致,以高效管理保障精致。三要打造乡村振兴样板,展现美丽乡村面貌。突出规划引领,抓好样板片区,壮大集体经济,改善农村环境。
六是以扩大内需为基点,服务构建内循环格局。一要保持市场活跃度,提升消费供给能级。二要保持对接精准度,提升招商引资实效。牢固树立“抓招商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的理念,形成三大招商合力,落实三大招商保障。三要保持服务满意度,提升项目建设效率。四要保持储备适应度,提升接续发展质量。充分发挥项目谋划专班作用,实施5000万元以上项目77个,计划总投资174亿元;亿元以上项目40个,计划总投资157亿元,继续围绕“六个一批”抓好抓实项目工作。
七是以打造前沿为目标,推进更高水平开放。一要加快开放平台建设。探索与有实力企业打造东港跨境电商产业园,构建具有吸附功能的产业集聚体。二要纵深推进对外开放。全面落实稳外贸政策措施,建立“订单+清单”预判和管理机制,加强对重点企业的动态监测和跟踪指导。三要积极参与区域合作。积极主动融入“一带一路”、 中日韩经济合作和中蒙俄经济走廊、东北东部绿色经济带、辽宁江苏对口合作、辽宁沿海经济带建设,促进与经济发达地区在基础设施、产业集聚、企业创新等方面广泛交流合作。
八是以勤政为民的情怀,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一要坚持精准有效投入,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发展好普惠性民生事业,提供好基础性民生服务,落实好兜底性民生保障。二要加强风险防范控制,营造和谐稳定环境。严控风险,严防发生聚集性疫情,坚决确保边境稳定,推进企业安全生产风险隐患排查整治,严厉打击逃废金融债务等违法违规行为;力保稳定,化解好信访矛盾,回应好民生诉求,处置好遗留问题;狠抓治理,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抓好党政一体法律顾问制度落实,深入推进信用体系建设,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全力打造“最安全的边境县域城市”。
九是以坚守初心的担当,展现振兴发展作为。一要坚持实打实,踏石留印抓落实。思路要实,措施要实,工作要实,成效要实。二要坚持硬碰硬,攻坚克难抓落实。要有遇难不畏难、遇事不怕事的胆魄,要有勇往直前的气势,要有一蒿不松的劲头。三要坚持精又精,讲求方法抓落实。要强化质量意识、精品意识,带头落实“五包五办”工作机制,将各项工作做细做实、落细落小,特别是要做好“最后一米”工作,每一项工作、每一件事情都要做成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