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我市成功举办二十八届第二次免费海葬活动)
9月18日,风和日丽,鸭绿江边2号码头,86位逝者的骨灰由家人护送登船,将撒入江海交汇处。这是今年我市举办的第二次骨灰撒海活动。
早上7点不到,逝者家属陆续来到市殡仪中心,市民政局的工作人员向逝者家属颁发海葬证书,发放花束、花瓣、鲜花、手套、降解罐等物品。
7点30分,海葬公祭典礼开始。主祭人引领参加海葬活动的家属缅怀撒海先人,呼吁全市各界进一步深化我市殡葬改革,大力推进节地生态安葬,保护土地和生态环境,共同推进绿色殡葬,造福子孙后代。
8点30分左右,船只到达本次海葬公祭的指定水域,汽笛长鸣,公祭仪式正式开始。主祭人低沉地宣读海葬公祭文,在哀乐声中逝者家属集体肃立默哀。
接着,逝者家属们有序地将菊花撒在降解罐上,缓缓放入水中,江水簇拥着罐体和花瓣漂向大海。亲属们静静地站在船尾,目送亲人与大海融为一体,向亲人做最后的告别……
“哥,我们送你最后一程,以后每年我们都会来鸭绿江边祭奠你。”市民王先生在家人的陪伴下跟哥哥做最后的道别。王先生说,哥哥没有后人,兄弟们商量后决定为他海葬,一是哥哥跟鸭绿江有着不解的情缘,父亲年轻时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哥哥曾跟随母亲前去朝鲜探望,此次能够通过中朝界河融入大海,对家属来说也是一种安慰。二是海葬顺应时代的发展,不但同样可以起到安葬亲人的作用,也符合低碳、环保、绿色的理念,还可以为我们减轻经济负担,为国家节省土地资源。
市民政局社会事务科科长何昌雨介绍,我市从1992年开始进行骨灰撒海活动,迄今已成功举办了28次,参加活动人数呈逐年增长趋势。2017年起,为让更多的逝者实现生前所愿,我市又增加了秋季海葬。目前,已帮助5000多位逝者实现了骨灰撒海愿望。通过海葬,一方面推动殡葬改革,对市民认识、参与文明节俭的殡葬方式起到了引领作用,另一方面也解决了一些低收入家庭的丧葬费用问题。
今年清明节前,市民政局官方网站设立了“网上祭祀”服务,为逝者家属提供网上文明祭祀服务;市九龙墓园建设的“海葬纪念碑(墙)”设施目前正在建设中,预计11月底前完成一期工程建设。本着自愿的原则,对逝者家属有意愿将海葬者的姓名镌刻在海葬纪念碑(墙)上的,可以到市民政局登记,海葬纪念碑(墙)的设立,为家属缅怀亲人,寄托哀思提供了便利。我市还将加快推进市花园社会公墓、九龙墓园树葬、草坪葬、花坛葬等节地生态安葬设施建设,保障群众基本安葬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