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新村社区居民学会了垃圾分类)
6月13日上午,六道沟街道新村社区办公室内挺热闹。社区党委邀请了很多社区居民和党员志愿者在此开展了“推进垃圾分类 推动绿色发展”为主题的活动。
社区邀请了丹东市生态环境局宣教中心的李志萱老师,为社区环保志愿者和社区工作人员讲解如何进行垃圾分类:“一个标准分类垃圾箱的5个投递口分别用来投放废旧电池、废灯管等有害垃圾以及纺织品、纸张、玻璃类等可回收垃圾。绿色、红色、蓝色和灰色四分垃圾回收桶应该是社区的‘标配’,分别对应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和其他垃圾。”志愿者们还向居民发放了垃圾分类宣传册,为在场的居民讲解垃圾分类现状,告知社区居民如何分类并准确将垃圾投放到指定颜色的垃圾桶,加深了大家对垃圾分类的认识。
“原来是这样分类的啊!”社区居民李淑红听完讲解后如梦初醒。采访中记者发现,绝大部分居民并不知道垃圾应该如何进行分类。当天,通过老师系统细致地讲解,社区工作人员和环保党员志愿者掌握了垃圾分类知识,将在今后的日子里深入到居民家宣讲。为了加深居民们对垃圾分类的认识,社区工作人员还在现场设置了垃圾分类比赛赢奖品的环节。居民们纷纷走上台进行现场分类,分类正确的居民还能得到一份小纪念品。
社区居民李爱华说,这样的活动让“绿色、低碳、环保”的理念深入人心,让大家能够积极参与到垃圾分类的行动中来,提升了辖区居民参加垃圾分类的积极性。不少居民希望这样的活动能多多开展,因为保护环境就是保护自己。本报记者 姜慕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