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五彩扫帚扎起来 端午民俗传下去)
还有一个星期就是端午节了。6月1日早晨,元宝区兴东街道虹桥社区活动室里,已经弥漫着浓浓的端午味儿,孩子们在社区“五老”代表陈元成、纪仁虎、王玉兰的指导下,像模像样地拿起针线制作起端午传统饰品,“五彩扫帚”、“看门猴”、香囊和布艺福粽……
“教孩子们自己动手做传统饰品,就是让他们知道,端午节不仅仅是吃粽子、放假,还有戴香包、五彩扫帚、缠五彩线的习俗,让他们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五老”之一纪仁虎告诉记者。
“我小时候每到端午节那天,还在床上睡觉时,母亲就在我的手上、脚上缠上五色线,衣服上挂上‘小扫帚’、香包,后来我才知道‘小扫帚’象征‘扫掉灾难’,香囊代表‘辟邪去瘟’……” 七十多岁的陈元成坐在孩子们中间,一会儿帮这个孩子穿针,一会儿帮那个孩子封口,忙个不停。老人们把自己了解的端午习俗讲给孩子们听,民俗传统就是这样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
“每年端午我都会佩戴香包,今天是我第一次看到做香包,我希望自己也能做一个,送给家人。”兴仁小学学生向佳凝拿着针线一丝不苟地缝合着手中的香包……在老人的指导下,一个个由孩子们制作的端午饰品很快就做好了。整个上午,在场的老人和孩子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现在很多民俗离我们越来越远了,举办这样的活动就是让孩子们了解这些东西。”虹桥社区工作人员宋丽丽告诉记者,今后社区将依托每个传统节日,开展“传承传统文化 共建和谐社区”系列活动,邀请老人和孩子一起重温传统习俗,让孩子们在参与中亲身体验传统节日的习俗,提高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增强社区居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以弘扬传统优秀文化,构建和谐美丽社区。 王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