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公交便民举措为市民出行谋便利)
“终点站到了。”5月28日上午,记者乘坐303路公交车从站前广场起始站到实验小学新区分校终点站。尽管错开了早高峰时段,但乘客仍然不少。一位女乘客到老城区送孩子上学后准备返回新区,她向记者反映,近几个月来,303路公交车发车间隔短了,乘车更方便了。
发往新区的303路、K305路、K306路、K307路共计58台公交车。年初,303路配车由原来的20台增加到22台,221路配车由原来的15台增加到16台。303路早高峰发车间隔由6—8分钟缩短至5—6分钟。同时,末班车站前广场起始站发车时间,由原来的20点30分延长至20点45分,实现了与高铁末班车到站时间的衔接。
记者从市公交总公司了解到,随着新区各项配套设施不断完善,入住人口增多,居民出行量也逐渐增加。今年发往新区的303路、221路、K305路、K306路、K307路公交线路优化,被列入我市十大民生工程。目前,共计58台公交车的客流调查系统硬件设备安装调试完毕,客流调查仪完成试用,已进入客流调查仪数据统计分析阶段。预计6月初,市公交总公司将根据客流数据的分析结果,制订出新区公交线路新的优化方案,以方便、满足居民出行需求。
东尧桥、新区公交场站建设也在进行中。其中,东尧桥停车场绿化已经完成,排水系统施工完毕,目前工程量完成50%,预计年底前可交付使用。新区停车场施工接近尾声,工程量完成80%,预计9月末可交付使用。
我市还将增设两处公交IC卡办理点,一处在宝山女人街中国移动公安街营业厅,另一处在市中心医院附近中国移动六道新村营业厅。目前,两处IC卡传输数据传线已调试完成,公交充值电脑设备安装调试完毕,预计6月末正式运行。
今年以来,公交总公司还不断推进公交信息化、智能化建设。本月,公交互联互通服务器项目、互联网+二维码支付项目和车辆安全行驶提示系统项目已建成并通过审核。而智能视频客流分析项目和电子站牌系统项目仍处于建设中。公交信息化、智能化的实现,不仅能让乘客一目了然地掌握公交车辆运营动态,而且大大提高出行效率,是智慧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部分。 记者 王晓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