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帮助自闭症孩子融入社会)
志愿者在引导自闭症孩子体验购物。
4月2日是世界自闭症日。连日来,市残联通过开展一系列活动,呼吁全社会共同关注关爱自闭症儿童,帮助他们融入社会生活。
体验购物 提高社会交往能力
玩具、日用品、学习用品……3月24日,24名自闭症儿童在助残志愿者和家长的陪伴下,在万达广场一家商店内挑选自己喜欢的商品。当天,由市精神残疾人及亲友协会、公益助残协会联合市残疾人康复中心开展了“消除误区·倡导全纳”助残宣传活动。根据活动要求,每名自闭症孩子要在有限的42元预算内挑选自己喜爱的商品,并完成结账。通过游戏的形式,让自闭症儿童认识日常生活物品,在情景体验中学习提高生活自理和社会交往能力。
男孩田田(化名)站在商场琳琅满目的货架前,没有盯着各式商品挑来选去,而是一直低头摆弄刚刚挑选的玩具。“这才花了5块钱,还剩37块,咱们再选点别的吧。”对于家长和志愿者的劝说,田田没有任何回应。
对于普通孩子来说没什么难度的购物,对同龄的自闭症孩子来说却是劳心劳力的事儿。为此,市公益助残协会为每名孩子配备了志愿者,提供引导和帮助,可一进商店,田田就发现了一款心仪的玩具,拿到手后不停地摆弄,完全忘记了自己的任务,即便是母亲为他选购了一台漂亮的台灯,他也视而不见。
“这就是自闭症儿童典型的症状之一,他只专注于自己的世界。”随行的康复老师说。为了能够转移田田的注意力,大家尝试用一些颜色鲜艳的商品进行引导,最终田田选购了自己喜爱的学习用品和帽子。
记者在现场看到,在志愿者和家长们的指引下,这些孩子都顺利完成了选购、询价、计算、结账等购物行为,开心地拿着自己心仪的物品,随后孩子们还进行了才艺展示、游戏互动。
据市公益助残协会副会长花建东介绍,当天818助残服务队等100多名志愿者提供全程引导服务,虽然并不轻松但很值得,因为自闭症孩子终究会长大,这种体验式治疗能让孩子学会简单的生存技能,更多地接触社会,对事物的认知也远比课堂教学要好很多。此外,为保证活动顺利开展,协会发动志愿者捐款,共筹集1360元,除了用于当天孩子们的购物外,余下的款项也将用来看望慰问自闭症孩子。
残疾人康复中心老师协助自闭症孩子完成饼干烘焙。
学习烘焙 培养生活技能
3月29日,在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该中心与市残疾人康复中心联合开展了“关爱特殊儿童 用爱陪伴成长”公益活动。17名自闭症孩子根据自己的兴趣喜好,参与了心理疏导、亲子烘焙、手工制作、淘气堡体验及模拟采摘等活动。
当天在烘焙教室内,记者看到一群自闭症孩子正兴致勃勃地上着烘焙课,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的工作人员指导他们在和好的面里放入果仁、揉成团、压扁,再进行造型。
男孩亮亮(化名)拿捏不好力度,做出来的饼干不美观,母亲在一旁提醒他,“你要轻一点,慢一点。”亮亮急得大声吼叫,工作人员立刻安抚,并手把手地帮助他,亮亮学得很认真。
在家长和工作人员的陪伴下,孩子们自己动手做的饼干基本成型,在等待出炉的时间里,他们或是在一起聊天,或是三五成群做起了游戏。20多分钟后,工作人员端来做好的饼干,孩子们一拥而上,拿着饼干开心不已,迫不及待地要品尝自己的劳动成果。看着孩子们的作品,家长们脸上也露出欣慰的笑容。“很少看见儿子这样开心,他一直都是被动地交流,看到他今天主动与工作人员交流,还很认真地动手做,我感到很欣慰,孩子真的很需要这样的活动来接触社会。”一名自闭症孩子家长说。
“如果不让自闭症孩子参与社会化劳动,他们的社会功能很快就会萎缩。烘焙不需要与人有太多交流,流程也比较简单,是一项适合自闭症孩子从事的劳动。希望借此次活动,探索帮助自闭症儿童提高生活技能的新途径。”市残疾人康复中心副主任许鹏说。
当天,市残疾人康复中心还与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签订在训儿童社会实践活动合作协议,每年将开展10次符合特殊儿童成长特点、有利于他们健康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让更多的残疾儿童和家长参与到活动中,帮助他们早日康复、健康成长。记者 包芙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