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东东来到市中心医院复查视力,结果显示近视度数没有继续发展……东东是去年入学的一年级学生。刚开学,他就告诉妈妈看不清黑板上的字。经检查,东东近视已达到300度。“才上小学一年级近视就300度!”东东妈妈为此忧心不已。
近视有什么危害?导致近视的原因是什么?如何预防?怎么控制近视继续发展?近日,记者带着一连串问题采访了市中心医院眼科医生乔靖华。
乔靖华介绍,近年来近视低龄化现象越来越明显。2016年的《国民视觉健康》报告提到记录,2012年中国5岁以上的总人口中,近视眼患病人数超过5亿,到了2020年,这个数字将飙升到7亿。“很多人都对近视不以为然,觉得只不过是一副眼镜的事儿。大部分家长对孩子近视的忧虑也只是体现在配眼镜麻烦、或者将来就业可能会受到限制等方面。但是,大家都忽略了近视最可怕的一点:病理性近视不可逆的致盲性。”乔靖华说。
为什么说病理性近视会致盲?乔靖华介绍,近视其实是分为两种的,一种是单纯性近视,就是除了看远的东西需要戴眼镜,患者的眼球结构和正常人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另一种是病理性近视,这类近视患者的近视度数通常超过600度,除了看远看不清,还常常伴有眼前漂浮物、闪光感等症状,如果到医院检查,就会发现这类患者的眼底视网膜和脉络膜都出现了萎缩、变薄的情况,严重的还会发生一系列病理性改变,如漆裂纹、Fuchs斑、黄斑出血、脉络膜新生血管、视网膜周边变性、裂孔、甚至视网膜脱离等。这些病变都会严重地影响视力,甚至导致失明。
“大部分近视是各种环境因素引起的眼球发育过快导致的,小部分近视是一些先天遗传,或者后天的疾病导致的。”乔靖华说,大部分婴儿都是远视眼、小眼球。随着出生后接触自然光线、看到外面的世界,眼球也慢慢地开始发育,从远视变成正视。如果在发育过程中,过多地接触近距离的东西,如电视、电脑、手机、书本等,都会导致眼球的过度发育,进而引起近视。“罹患近视的年龄越小,将来发展成为病理性近视的几率就越大。假如一个5岁的孩子出现了100度的近视,如果不加干预,就我国目前学龄期青少年的用眼强度来看,很可能在他18岁的时候近视度数增长到600度以上,非常容易变成病理性近视。”
避免孩子近视、控制孩子近视度数增长是非常重要的。乔靖华总结,近视的防治要注意3点。首先是一定要定期检查。城市的孩子一般会在三岁入幼儿园体检的时候验光,看是否近视、远视或者散光。有的家长嫌麻烦,不愿意做,其实这项检查是非常必要的。无论孩子是否有屈光方面的问题,家长都应该带孩子至少半年复查一次,做到早发现,早干预。其次是生活习惯上面的控制。家长应尽量减少近距离用眼的时间,多领孩子到户外活动。“孩子只要在户外就可以,不一定非要在户外做体育锻炼。孩子需要的是户外的自然光线和大量远距离物体对眼睛的正向刺激。”另外,家长要少给孩子吃糖,或者含游离糖多的精制糕点、糖果、甜食等。糖分过多摄入会加快眼球的延长,即眼球发育过快,从而引发近视。
目前,防控近视还没有特别完美的方法。“我们常说‘近视可以被矫正’,是说近视了戴上眼镜或者戴隐形眼镜、做角膜激光手术、做眼内ICL植入手术,那么就可以看见远处的东西,但这只是矫正。近视是无法被治愈的。”乔靖华说,虽然通过各种方法矫正近视可以看见远处的东西,但被矫正者仍是近视患者。近视,尤其是病理性近视,可能引起各种并发症,近视患者仍然有罹患各种并发症的风险。目前对近视的干预,主要集中在控制近视度数的发展上。近视度数的控制方式主要是角膜塑形治疗,8岁以上的患者都可以以此延缓近视发展——晚上佩戴像隐形眼镜一样的塑形镜片,白天取出。通过将角膜塑造成特定的形状,减少远视性离焦,从而延缓近视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