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春季节是流感的高发期,孕产妇作为易患重症流感的高危人群,更应积极做好相关预防工作。孕产妇在预防流感方面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近日,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
“对孕产妇流感的诊断与普通人群是一样的。”丹东市妇女儿童医院产科主任窦秀清介绍,流行季节孕产妇出现以下临床表现时,需考虑流感的可能性:发热超过37.8℃,甚至达到40℃以上,畏寒但少有寒战;伴头痛、全身肌肉关节酸痛或不适、乏力等全身症状;有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适等;常有咽痛或咽部不适、干咳或少许白黏痰;食欲减退,部分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和腹泻等。窦秀清同时提醒,并非所有流感患者都会发热,没有发热也不应排除流感。在临床治疗上,孕产妇患流感后更易发展为重型或危重型,应予以高度重视,防止向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肾病、肝病、血液系统疾病等转移。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预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手段。”窦秀清建议,孕产妇要注意均衡营养、多饮水、充足睡眠、适当保暖、避免着凉、增强体质和免疫力;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后洗手,尽量避免触摸眼睛、鼻或口;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应居家休息,及早就医。
“在流感季节,所有处于妊娠状态或计划妊娠的女性都应接种流感疫苗,无需考虑孕周。”窦秀清说,《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18-2019)》中明确指出,孕妇或在流感季节备孕的女性为优先接种对象。在妊娠任何阶段均可接种流感灭活疫苗,产后可接种流感减毒活疫苗。
在治疗方面,窦秀清也给出了建议。在流感流行季节,孕产妇出现流感样症状,排除其他病因后,应尽早开始抗流感病毒治疗,不必等待病毒检测结果。在发病48小时内进行抗病毒治疗,可减少流感并发症、降低病死率、缩短住院时间。高热者可进行物理降温,或应用解热药物,咳嗽咳痰严重者给予止咳祛痰药物。疑似或确诊流感的产妇应与新生儿暂时隔离,以降低新生儿感染的风险。鼓励母乳喂养,母乳中的保护性抗体有助于婴儿抵抗感染,隔离期间可将母乳吸出,由健康者代为喂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