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4日,大年三十。傍晚时分,伴随着此起彼伏的鞭炮声,笔者赶往刘福英老人位于元宝区冠峰云鼎小区的新家。
在小区门口,看到了老人的儿子陈勇。“家里没有酱油了,我出来买一瓶,也正好带你上去。”刘福英的家在6号楼1单元的29层。乘电梯时,陈勇滔滔不绝地介绍起来。从2015年爱民沟棚户区改造开始,每一天他们都在盼望着早日住进属于自己的新家,没想到这么快就实现了回迁。
电梯直达29层。走进刘福英老人的新家,装修虽然很简单,但收拾得很干净,冰箱、电视、热水器一应俱全,桌子上的电热水壶正冒着热气。电视里播放着喜庆的节目,大人们在厨房里忙个不停,孩子们则在小屋地炕上围成一圈打着扑克。
今年78岁的刘福英,是一位有着38年党龄的老党员,也是元宝区爱民沟棚户区的扶贫搬迁户。当年发钥匙,当年装修,当年搬进新家。过去的一年,刘福英一家在政府的帮助扶持下实现了最大的梦想。
“真是做梦也没想到,我们还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现在下雪下雨天我也能睡好觉了。”谈到入住新房后的变化,老人高兴地说,以前家里没有厕所,每次上厕所都要走上5分钟,早晨还要排队;家附近也没有澡堂,洗个澡还得坐公交车。现在家里就有厕所,还装了热水器,想什么时候洗就什么时候洗,又干净又方便。
“我又赢了。”小屋里传来孩子的喊声。刘福英说,以前房子又小又破,冬天靠烧煤取暖,电视也只能收到三个台,孩子们都不爱来。现在新房子又大又暖和,孩子们来得也更频了。
随着一声开饭了,丰盛的菜肴摆上了桌子,有鱼、肉、虾、猪蹄以及各式青菜。刘福英老人说,这些菜都是她定下来的,鱼代表年年有富余,猪蹄是往家“刨”钱,韭菜是希望生活一年比一年好。
饭后,全家人坐在桌前聊天,刘福英老人语重心长地对孩子们说,现在要努力学习,以后认真工作,报答父母和社会,咱们家能过上现在的生活,要感谢党和政府。孩子们坐在一旁纷纷点头。
此时,一缕夕阳照进客厅,这抹夕阳就像国家的扶贫政策一样,照亮了刘福英老人的晚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