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间小路被积雪覆盖,室外最低温度零下13℃。隆冬时节,万物萧瑟,而东港市十字街镇龙源村的一处生态果蔬园里,却是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2月10日早晨,天色微亮,生态果蔬园里已是灯火通明,一辆辆分送新鲜蔬菜的货车不停地进出。
走进果蔬园,只见青里透红的西红柿长势喜人,鲜嫩的香椿苗惹人喜爱,嫩绿的小白菜、茼蒿让人眼前一亮,仿佛置身于春天。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些蔬菜都住在“楼房”里,分“楼层”管理。“你看,这边一到三层种的是茼蒿,那边种的是香椿。”生态果蔬基地的负责人马春芬指着暖棚里的一排排蔬菜“大楼”说,基地最新打造的盆栽蔬菜,既能当盆景又能当蔬菜,而且可以随土运输,市民吃到的是最新鲜的蔬菜。
“这些豌豆苗、嫩芹、小白菜、茼蒿,都是送到丹东市内餐饮店的,年前忙得够呛,过了年还没到正月初五订单就陆续来了。”马春芬说,这些蔬菜都是采取立体种植方式,采用基质栽培、生物酶解技术、反光塔增光等一些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进行培育。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蔬菜废料可投入池塘用于养鱼、养鸭,池塘水用于浇灌水稻田,从而形成资源可持续的循环生态链条。“盆栽蔬菜比普通蔬菜长势好,这个季节一般的生长周期在一个半月至2个月,少数品种需3个月。”马春芬说,设施大棚延长了蔬菜生长周期,随着优质菜种、基质栽培技术的推广,蔬菜的质量和产量提升了,菜农也实现了增收。目前,这些蔬菜除了在本地市场受欢迎,省内周边城市以及省外一些大超市也前来对接订购。
10时许,丹东一家酒店的孙姓负责人已在酒店门前迎候送菜车。打开包装,只见西红柿圆润油亮,叶菜新鲜水灵。“要的就是这么新鲜的食材,不经过冷藏,保留了蔬菜的原始鲜香。”孙姓负责人说,春节后这段时间订餐的客人越来越多,蔬菜需求量也更大,保证食材的品质一点也不能马虎。这种本地蔬菜直采的方式特别好,过去各大餐饮店和超市都是到批发市场采购蔬菜,现在直接和蔬菜生产基地挂钩,直接送达,颇受欢迎。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盆栽蔬菜可以随土运输,可以现吃现摘,保证了菜的新鲜感。另外,像韭菜、西红柿等还能重复采摘,让市民在体验农事种养乐趣的同时,还让阳台成为一道别样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