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社交电商一年多来,社交电商在中国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作为社交电商代表性企业的拼多多在2018年成功上市,虽然其商业模式和“假货”充斥让其充满了争议,但是却使得社交电商获得了业界和资本圈更加广泛的关注。加上中国首届国际社交电商节的举办,让行业聚集资源的能力获得了质的飞跃。行业发展反过来也推动了行业立法的进程,可以预期的是,在逐步规范之下,行业风口正在形成。
就社交电商给人们的最初印象而言,即非充分就业人士从事的边缘性业务,从业者的标准画像是正处于哺育期的宝儿妈。随着社交电商的快速渗透及与其他行业的交互发展和对新领域的不断开辟,为社交电商打开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而影视文化正是社交电商的新领域,与郭建荣先生的一番交流和探讨,打开了我对影视文化社交电商的认识,也让我对此领域的未来及愿景充满了期许。
一直在路上的创业者
初见郭总,他给我的第一印象是一位敦厚睿智、稳重平和的事业有成者。
与郭总一开始的交流,并没有触及我非常感兴趣且急于了解的影视文化社交电商这一主题,而是围绕着人的价值观以及他个人成长与事业演变过程这一略显厚重的话题。
随着沟通的渐深渐广,郭总的朴实诚恳与老成持重,让我一时对他的年龄产生了怀疑。为了谨慎起见,我请教他是七十年代哪一年出生的,实际上我感觉他应该是上世纪六十年代生人,猜想他和我的年纪差不多。当他说出自己是八零后的时候,我有点小小的惊诧,因为他丰富的人生阅历,对影视潮流发展趋势的把握,对行业动态及商业模式的熟稔以及对互联网思维、跨界融合的见解,表现出了与他这个年龄段不太匹配的成熟与深刻。
按照他的自述,他一直是一个在路上的创业者。
郭总出生于西安郊区著名的甜瓜之乡。敏锐的商业直觉,让他在解决甜瓜出产旺季运销难的物流经纪领域内很快站住了脚跟,并完成了人生第一次生意场上的经验积累和创业收获。
但是甜瓜的季节性,让旨在解决配货问题的物流经纪业务在大半年时间内无事可做。善于发现和捕捉机会的他,盯上了西安绕城高速公路出入口一处周边没有居民,不为大家看好的物业。在此开设的便利店,由于解决了周边地区没有此类服务的空白,并且充分把握了即将进入高速公路的司机这一顾客群体的需求,红红火火的生意便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他也完成了初步的“原始积累”。
当郭总携金寻找新的创业机会的时候,误打误撞进入了影视圈,且不慎卷入了一场商业纠纷。郭总当时的确有认赔并退出的想法,但不甘心之下,他对这个行业和圈子进行了更多的调查学习和琢磨研究。他发现影视圈的专业人员,无论是编导还是演艺人员,他们的艺术创作与投资者的需求极不对称,一个新的机会在他面前展现开来:搭建一个沟通影视行业投资供需的网络平台。
这便是提供剧本、导演、演员及影视拍摄器材的网络信息互动平台,被称为“影视界淘宝”的影才网的来历。
虽然属于初次创办网络信息平台,但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影才网还是如期上线,并在不长的时间内即获得了圈内某知名人士的认可,并有意进行一笔较大的投资。
但在郭总看来,一个尚未盈利的平台是不能接受别人投资的。这既是他初涉互联网领域,不了解这个行业以烧钱冲流量,再以流量估值和进行多轮融资来催熟业务的通常玩法,也是他多次创业形成的以是否能够首先实现收支平衡,来判断一个商业模式成立与否的潜意识所致。而正是对于这一知名人士投资的拒绝,让他的诚实守信获得了业内的认可,也凝聚了向影视文化社交电商转型的核心团队。
当影视文化遭遇社交电商
发现机会之后搭建平台、建立渠道和拓展市场的多次创业经历,为郭总积累了第一手的市场推广经验及广泛的行业人脉资源。而影才网的创立和经营虽然在财务上不太成功,却给了郭总以平台带动渠道来进行市场推广的启示。
于是,以影视作品市场推广为核心业务的“皓皓视频”应运而生。
创立“皓皓视频”并非郭总的一时心血来潮,而是在充分分析了以影视作品为核心的文化市场供需态势,进行了反复的商业模式探讨和商业逻辑研判之后“谋定而后动”的决定。
这正是所谓的“取势”与“明道”。
第一、以影视作品为代表的文化艺术作品具备边际成本递减效应,具有市场推动的内生性原动力。也就是说,文化艺术作品的制作费用是固定的,而受众面越广,则单位受众的人均制作成本越低。这也就意味着只要市场推广作得好,则收入就会呈几何级数上升。如此一来,文化艺术作品自然就具备了内生的追求市场推广效果的原动力。
第二、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技术,为低成本的跨越时空的市场推广提供了技术条件。近年来,以手机和平板电脑为核心的智能移动终端,成为信息交互中心,也成为生活中连接外部世界,获取外部信息乃至生活控制的中心,基本上实现了对电视的取代,成为信息获取的最便捷和成本最低廉的渠道和工具。
第三、社交电商成为文化艺术作品推广的最佳模式。社交电商以人和人之间的微连接,构建起熟人圈子和网络社区,而基于熟人之间的微关系形成的信任,成为打破市场抗性的利器,可大大降低市场推广的成本和难度。另外,社交电商遵从“六度法则”,具有无限的延展性,只要能够在熟人之间分享的基础上,加入适度的利益推动和诱导,则具有快速拓展和无往不摧的效果。
第四、以影视作品为代表的文化艺术作品,具有适合作社交电商的天然商品属性。文化艺术作品可直接在线播放,不需要物流支持系统。只要解决好市场推广,让其到达面足够广泛,且解决好在线支付和客服支持以及内容管控问题,即可运行顺畅。
当具有敏锐市场眼光及深厚的市场推广经验积淀的郭总,通过研究探讨和反复推演,发现了影视文化这个非常适合以社交电商平台推广的事业,一个化学反应式的商业创新的诞生则是意料之中的事情。这就是“皓皓视频”。
“皓皓视频”的商业模式批判
生活常识告诉我们,越是结构简单的机械装置,其运行越是可靠和精准。
对于商业领域而言,同样也是越简单的商业模式,越容易实现和执行,越容易获得商业上的成功。比如“老干妈辣酱”,就是依靠产品质量和性价比,满足了人们对于食辣的基本需求,因此可以长盛不衰,且具有超强的市场渗透力。
说起“皓皓视频”的商业模式,郭总将其总结为一句话,就是“分享即获利”。也就是说,只要将自己看了以后觉得好的影视作品分享给好友,即可从观看者的付费中获取一定比例的收入。
这一模式基于社交圈层熟人推荐的信任度,大大降低了接受者的抗拒心理,反过来则提高了其接受度,且分享与转发者还能获得一些收入,自然就具备了分享与转发的动力。如此一来,这一模式就获得了自动自发的市场推广动力,平台的延展性和渠道的拓展能力将无可限量。
在受众自动自发的市场推广之下,随着平台的扩大和渠道能力的提升,对于平台两端的影视作品和受众而言,平台的连接性具有不断的自增强性,进而对于作品资源和受众的吸附与聚集能力会呈线性增长的态势,逐步会让平台的资源聚集和市场推广能力更加不断地优化和提升。
当平台的影响力达到足够程度的时候,可以反过来根据受众的特点和需求组织资源,推动作品的创作与制作,以及运用大数据技术进行定向推广来提升传播效果。这又从另一方面为这一商业模式扩展了业务范畴。
这样一个简单而具有自我发展能力的商业模式,简直就是为影视作品天造地设的呀!
另外,以影视作品为核心的文化艺术作品的推广,还具有社会公益和文化传承的功能。对于一个人而言,既能作有利于社会的好事,又能获得商业上的成功,夫复何求?
不过,就文化艺术作品而言,因为其社会性和涉及意识形态,对于内容的把控是其中的一个关键点。坚持积极向上和符合主流社会意识的内容甄别与选取标准,至少需要符合文化监管部门的基本要求,这是保证公司可持续经营的根本。另外,社交电商的好友分享使其具有很大的延展性,在分享中获利的多层利益共享问题也需要公司能够坚守现有法律与政策的底限要求,这是公司合法经营的基础。
影视社交电商的未来畅想
正是由于以影视作品为核心的文化艺术作品与社交电商具有天然的契合性,加之简单有效的商业模式,影视文化社交电商必将如互联网成为信息交互的主渠道一样,将会成为影视文化传播的主渠道,也预示着影视文化社交电商在商业化方面的美好未来。
虽然未来的成长道路不一定会一帆风顺,但是我相信随着业务的快速发展和商业模式的不断完善和修正,加上不断强化的运维团队的加持,“皓皓视频”必将成长为观众触及影视文化作品的第一媒介和平台。
访谈结束之时,在对郭总坚忍不拔的创业精神,朴实守信的经营信条,出奇制胜的创新意识表示钦佩之外,在祝愿皓皓视频快速发展与成长的同时,我也衷心希望郭总和他的团队能够不忘为影视文化推广、为广大观众提供优秀作品的初心,坚持作好企业的本真,以开放共享的社交电商精神践行影视文化的社交电商之梦!
作者简介:柏文喜,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国家社会科学院研究生特聘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