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饭店卖海鲜 账单上咋“重”了一两)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 蒋楠)称重时明明是0.45公斤,结果算账时竟然变成了0.5公斤,消费者表示出质疑,商家居然说是“四舍五入”。这是市民王先生近日在饭店就餐时的遭遇。最终,经过市消协调解,商家同意补齐差价,并根据《消法》赔偿消费者500元。
近日,市民王先生在我市立山一家饭店就餐,当时选购了虾爬子、贝类等海鲜,饭店是先称重收费,再到后厨加工,另外再收取加工费。可就餐后细心的王先生发现,自己的结账小票上“虾爬子”和“文贝”在称重时显示的是0.45公斤,结账时却是按0.5公斤来计算的。王先生还特意问了后厨,另收的加工费也是按0.45公斤计算的,为什么最终收费却按0.5公斤来算?王先生认为饭店存在故意多收费的情况。王先生说,海鲜称重后上面贴着条形码和价格,但结账单上显示的重量和价格与这个称重条形码上的不一致。对此,饭店解释称,因为当时计算机系统做了升级,对重量进行了“四舍五入”,王先生不能接受商家的解释。最终经过市消协调解,商家同意补齐差价,并根据《消法》赔偿王先生500元钱。
眼下,不少饭店,尤其是主营海鲜的饭店,热衷采用现场称重加工的经营方式,对此,市消协工作人员提醒,对于现加工食材的就餐场所,一定要确定好食材具体重量和价格,结账时核对是否有出入,一旦发现问题,留好小票及相应证据,可到消协进行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