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大学生成鞍山消费维权典型群体)
13日,鞍山市消协走进辽宁科技大学,举办题为“3·15消法进校园工作”的培训讲座。数据显示,目前学生群体消费投诉占比已达15%,整形、电子产品、通信资费是最易引发学生族消费纠纷的项目。市消协也提醒孩子在外地上大学的鞍山家长,应教育孩子提高消费警惕性,尤其远离校园贷的“陷阱”。
大学生小李为了让自己变美,又苦于无钱,就在学校的校园贷小广告上看到了一则贷款信息,当获知贷款3000元,下月只需多还500元时,小李一时脑热就贷了款。可是到了还款期限时,却被告知需要偿还6000多元。小李无力偿还,将其投诉到了市消协,由于此案不仅涉及消协处理的整形机构纠纷,还涉及到商家违法行为,超出了消法范畴,消协帮助其报警解决。
昨日,记者从市消协获悉,在消费者的投诉当中,学生投诉占比已经不可小觑,目前在整体投诉当中占到了15%左右。消协律师团律师李敏就学生族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如手机上网乱扣费、商家故意推卸责任等侵犯权益的问题进行了现场解答,同时针对大学生热衷整形但又纠纷不断进行了相关的知识普及。据介绍,在学生群体投诉中,整形纠纷已经占到这类群体投诉的三成左右,涉及的问题包括割双眼皮、隆鼻、面部微整等,但由于大学生防范意识差,且消费能力差,容易因贪图便宜而去一些不正规的整形机构,甚至一些微商的整形项目也敢尝试,导致权益受侵害。另外,电子数码产品、手机话费资费等,也是大学生群体投诉的重点。
此外,学生投诉重点还集中在校园贷。据了解,部分大学生铤而走险进行校园贷来消费,用于整形、购买手机等大宗消费,但最终又无力偿还,市消协今年以来便已受理了两起因校园贷引起的纠纷。市消协相关人士认为,大学生群体涉世未深,容易掉进商家的营销“陷阱”,无论是社会、学校还是家长,都应加强学生群体的消费教育,使孩子们远离消费纠纷。
千山晚报全媒体记者 蒋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