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百变”女刑警“潜伏”闹市抓扒手)
在市公安局,有这样一支特别的队伍,哪里有需要,她们就会第一时间抵达。从没有一句怨言,从没有一次未完成的任务,她们从不站在台前接受赞美,也从不允许不法分子将犯罪之手伸向广大市民。5日,记者来到市公安局刑侦局女子特别行动大队,见到了这群一直默默守护在广大市民身边的“无名”女刑警,了解到了她们工作的难度与那份“说不出口”的辛苦。
破案率上升离不开女警的付出
据了解,市公安局刑侦局女子特别行动大队成立于2017年9月25日,是全国公安机关创建出的第一支女子刑警队伍。队伍人员经过层层选拔,在反扒及各类刑事案件中,充分发挥着女警的特点和优势,现已成为鞍山公安打击犯罪的一把尖刀。2018年3月26日,市公安局以女子特别行动大队为核心,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反扒行动。据统计,2018年3月26日至2018年12月26日,全市城区发生的扒窃案件同比下降10%,抓获犯罪嫌疑人40余名,破案363起,破案率同比上升8%,而这些成绩,均离不开这支女子尖刀队伍的付出。
每天都要“逛”早市寻可疑目标
当日7时许,女子特别行动大队大队长郑理与副队长沈丹丹及侦查员郭倚诺,在铁东区某早市附近的一家面馆准时碰面。每天早餐时间,固定成为反扒巡逻工作的任务部署会。三人话语不多,吃面的同时,她们甚至用眼神就能进行沟通。大约10分钟后,随着早市的人流不断增加,郑理挥了一下手,三人便进入了正式的“工作状态”。她们就像来买菜的普通市民一样,随意地在早市左看看又右看看,不断收录着周边的情况。
二人在前、一人在后,按照队形,三人“随意”逛着早市。突然,一名“可疑”人员进入了她们的视线。郑理立即放缓步伐,沈丹丹不动声色地靠近了“可疑”人员,郭倚诺则在一旁做好随时抓捕的准备。很快,可疑被排除,三人“无声”地离开,再次进入“随意”逛早市的人群中。
就这样“随意”地逛着,一段时间过后,一名光头男子进入了郑理的视线。原来,这名光头男子曾经因扒窃被郑理抓过,郑理对这种“熟人”印象特别深刻。在郑理的指挥下,三人又跟着光头男子走了一段路。根据郑理的判断,光头男子走得特别快,很可能是发现自己被“盯上”了,所以当天不会作案。而实际情况也如郑理判断的一样,光头男子快步离开了早市,并没有任何“出手”的迹象。
“逛”完这个早市之后,三人又换到另一个早市。而进入另一个早市之前,郑理却将披肩发换成了马尾辫,三人还换了衣服。“这是我们的必修课,换个装扮不容易被发现,车也必须停在远离早市的位置,因为一些‘熟人’认识我们的车。”郑理说,伪装侦查是特别行动大队的必修课,每一名队员都必须掌握,队员会根据不同的任务需要,装扮成适用于特殊场合的人群,这样会降低被发现的几率,也不会给其他不知道情况的市民带来不必要的恐慌。为了适用不同的案件,服务员、货管员、送餐员、快递员……对于她们来说,即使是不同的职业,也能够迅速地进入“角色”。
回到大队后,三人又开始了当天的其他工作。一名网逃的线索被她们及时捕获,她们又换了一身行头,向窝藏地点出发了……
付出所有只为守护百姓平安
像她们三人这样,特别行动大队中的每一名队员每天都会在不同的“角色”之间不断转换,可她们却与其他公安民警有着很大的不同。她们无法在正常的节假日休息,无法与家人有更多的共处时间,甚至她们的具体工作都是家人眼中的“谜”。有孩子的无法接送孩子上下学,没孩子的没时间陪老公,单身的甚至连谈恋爱的时间都少之又少。她们把最宝贵的时间都用在了工作上,可当获得荣誉有机会站在台前接受掌声的时候,她们却默默地别过了头,投入到下一次的任务当中。
郑理告诉记者,其实她们不是百姓眼中的“无名”女刑警,只不过她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那就是市公安局刑侦局女子特别行动大队队员。她们会与其他公安干警一样,守护着百姓的平安与幸福,只要大家知道她们是人民警察,就足够了。
千山晚报全媒体记者 姜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