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夫妻俩用爱唤醒植物人母亲)
“救过来也是植物人。”这是医生的第三次病危通知。若不是仪器上显示生命特征,根本看不出病床上一动不动的母亲还活着。张晓娜与丈夫的心中极其坚定,不会放弃。病床边,守了两个月的女儿、女婿终于盼来了母亲的一声呻吟。母亲醒了,那次醒来发生在十六年前。
一篇小学生优秀作文 “……打开门,妈妈没在家,只有姥姥在床上躺着。从卧室到厕所的地上,有一些便便。味道很浓,我憋着气儿,用了好多手纸把便便收拾起来,又用拖布把地擦干净……晚上,听我讲完这件事,妈妈哭了,我和姥姥也哭了……”
这篇作文是六年前,张晓娜的女儿上小学四年级时写的。这篇小学生优秀作文在教室里贴了三年,直到孩子上初中。作文的标题叫《孝顺》。
两个月的守望
2003年,张晓娜的母亲做股骨头坏死手术。术后,还没等出院,母亲就昏迷不醒了。检查发现,是血栓病发作。抢救,重症监护,医生接连三次通知张晓娜准备后事,“救过来也是植物人。”时间一天天的过去,母亲始终昏迷。若不是仪器上显示生命特征,根本看不出病床上一动不动的母亲还活着。“即使是植物人也要治,也要养。”虽然没有沟通,但这是张晓娜和丈夫共同的想法。
治疗方法看上去并不多,抢救、输液。无论心中多么焦虑,张晓娜和丈夫能做的只有守望、护理。每天给母亲擦完身体后,总是盯着输液瓶,看药液流进母亲的身体,一滴一滴……期盼着药液能够发挥奇迹。
母亲没有好转,他们给母亲转了院。每家医院的病房内都是白茫茫的景物,走廊里总是听到生老病死。太阳落下,又升起,身怀有孕的张晓娜和丈夫就住在医院,时间过去了漫长的两个月。终于,张晓娜听到了母亲的一声呻吟。“活过来了,活过来了!”张晓娜和丈夫眼中泛着泪花。随着恢复,母亲出院回家了。
婚房要买一层
张晓娜家在立山太平地区,房子不大。张晓娜说,结婚前买婚房的时候就决定买一层,方便母亲出入。
婚后第三天“回门”,张晓娜和丈夫来到母亲家。丈夫说:“妈,搬过去和我们一起住吧。”母亲故作姿态地扭过头,“我才不去呢,自己住挺好。”丈夫就像个孩子似揉着母亲的肩说:“走吧,你不去,家里不热闹。将来有孩子,你见不到不想呀。”母亲笑了,次日,小两口便把母亲接回了家。
推着妈妈看大海
理发、收拾大小便、擦身体、喂流食……母亲生病的十六年来,他们日夜悉心照顾。为了照顾母亲,两人始终保持家里有一个人留守。2017年,他们推着轮椅带母亲去河北走了亲戚,去营口看了大海。这是从母亲支支吾吾的言语中,了解到的母亲的心愿。
孩子一天天长大,母亲一天天变老,虽然重病带来了不幸,但是四口之家充满着爱。
北方晨报、印象鞍山记者韩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