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1日12时03分,沈阳城郊山区发生一起爬山意外事故:一名市民在爬山时因脚下碎石打滑,右脚脚踝向外严重崴伤,伴随“咔嗒”脆响,当场无法站立,脚踝迅速肿胀发紫,且出现一过性意识不清。同行人员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沈阳急救中心苏家屯分中心王奕丹急救小组接指令后迅速赶赴现场。
![]()
急救人员到达现场后,经初步检查判断伤者可能为脚踝骨折,随即展开专业处置:为患者右侧足踝处进行夹板固定制动,同时实施吸氧、开通静脉通路等急救措施,避免伤情进一步恶化。
针对户外脚踝骨折的应急处理,急救人员同步给出三点关键建议:一是制动固定,可用背包内冲锋衣卷成厚垫垫在脚踝两侧,再用登山杖和绷带(无绷带时可用围巾替代)将脚踝与小腿固定成直角,防止骨折断端移位;二是冷敷消肿,用冷水浸湿毛巾拧干后敷于肿胀处,每15分钟更换一次,同时抬高患肢至高于心脏水平,减少出血;三是紧急求助,拨打120时需清晰说明所在位置、伤者骨折情况及山路狭窄陡峭等地形特点,便于救援人员准备适配装备。
由于事故现场山路崎岖陡峭,救护车无法直达伤者所在位置,急救人员随即联系消防部门请求协助转运。消防队员携带多功能救援担架、安全绳、防滑垫等专业装备赶到后,先对伤者骨折固定情况进行检查确认,随后用安全绳将担架固定在山体一侧,沿途清除障碍物,全程保持担架平稳,最大程度避免颠簸加剧伤者疼痛。
经过约2小时的协同努力,急救人员与消防队员成功将伤者转运至山脚平坦区域。急救医生现场再次评估伤情,用专业夹板对骨折部位进行加固后,将伤者抬上救护车送往医院接受进一步治疗。
此次救援中,前期科学规范的现场急救为后续治疗争取了宝贵时间,急救与消防部门的高效联动,成功解决了山区复杂地形下的转运难题,为伤者提供了及时有效的救治,为后续治疗奠定了良好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