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轻人在琳琅满目的饮品柜前斟酌时,中国牛奶已悄然完成了一场惊艳世界的蜕变。7月13日,厦门第十六届中国奶业大会上,《世界奶业中国方案》报告重磅亮相,数据掷地有声:中国牛奶的蛋白质、脂肪、体细胞、菌落总数等核心指标强势超越欧盟标准,以硬核实力跻身世界优质阵营,成为健身达人的能量补给、新手爸妈的安心之选。
20年冲刺百年征程,奶业跑出 “中国速度”
别以为中国牛奶一直这么 “能打”,20年前的它还是奶业圈的 “青铜选手”。但现在?直接逆袭成 “王者”!
这份横空出世的报告里藏着震撼人心的成长轨迹:2000年,中国奶牛单产仅为美国的三分之一;如今我国规模牧场单产已与美国站在同一起跑线。这意味着,中国奶业用20年左右光阴,跑完了别人百年的路程,在世界奶业赛道上划出了一道耀眼的 “中国加速线”。
更令人安心的是,我国对生鲜乳的质量监测已坚守17年,实现全行业无死角覆盖。这份沉甸甸的 “品质保单”,让年轻消费者在挑选牛奶时少了犹豫,“中国造” 三个字已成为高品质的闪亮勋章。
伊利把牛奶玩成顶流,菌落总数卷出天际
就像年轻人追捧潮牌时紧盯细节,牛奶的极致品质也藏在细微指标里。“菌落总数” 堪称牛奶品质的 “试金石”,欧盟标准限定为≤10万 CFU/mL,而伊利原奶的菌落总数连续两年稳稳低于1万 CFU/mL,用实力刷新了行业高度,这是一项划时代的进步。这意味着,伊利上百万头奶牛住在“五星级牧场”,年产出近千万吨高品质牛奶。
确实,现在买牛奶不用再盯着进口标签,毕竟家门口的奶业已经偷偷练出了 “世界冠军” 级别的实力。正如伊利集团高级执行总裁刘春喜在大会上所言:“我们亲历了中国牛奶从追赶到领跑的壮阔征程。”
伊利集团高级执行总裁刘春喜
从 “稀罕物” 到 “心头好”,国奶自信正当时
我们的祖辈还清晰地记得 “凭票打奶” 的日子,1949年人均喝奶量才0.4公斤;现在00后人均每年喝掉40.5公斤,翻了100倍!当95后妈妈毫不犹豫为宝宝选择国产奶粉,当年轻消费者在奶茶店点名要加本土奶盖,这些日常场景里,藏着年轻一代对中国牛奶的满满信任。
如今,选购牛奶时,不必再执着于进口标签,家门口的奶业早已练就了世界级的硬核实力。这杯来自中国的牛奶,其品质远比你想象的更惊艳。
来源: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