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2日是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今年的主题是“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排查身边灾害隐患”。防灾减灾是守护人民生命财产的“底线工程”,更是检验卫健系统初心使命的“试金石”。
5月12日,由沈阳市卫生健康委主办,团市委、市应急局及市红十字会协办,沈阳急救中心承办的《普及医疗应急常识 提升防灾减灾能力》“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宣传活动在人民广场展开。活动旨在提高公众的安全防范意识、卫生应急素养和危难之时的自救互救能力,让防灾减灾和卫生应急知识走进千家万户,形成“人人懂急救、会急救、敢急救”的社会共识。
活动现场,相关领导宣读了《防灾减灾倡议书》,部署了“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排查身边灾害隐患”工作,介绍了全市普及推广全民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互救技能工作成果,就做好医疗应急防灾减灾工作提出具体要求。
沈阳急救中心培训基地讲师从心肺复苏、应急包扎、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的使用三方面讲解应急急救知识并组织实际操作演练;安保工作人员讲解如何正确使用灭火器。各医疗机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与志愿者进行了现场互动,利用训练设备进行了心肺复苏与AED的实践操作。参加现场活动的市民、志愿者表示,参加此次活动收获满满,对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增强应急避险及自救互救能力方面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与掌握。
防灾减灾不仅是一项政府工作,更是每一位公民的责任与义务。增强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和急救技能,提高公众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最大程度减轻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
市卫健委、团市委、市应急局及市红十字会领导,市卫健委所属20家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出租车、快递、企业、地铁等行业青年志愿者及人民群众等350余人参加了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