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辽宁 > 正文

骨三科留言簿里的故事

0
分享至

前 言

在骨三科护士站的一隅,摆放着一本留言簿。它并不起眼,封面因不断摩挲而磨损,边角微微卷起,似在诉说着过往的故事。然而,当指尖轻触,翻开那一页页承载着无数记忆的纸张,一个个护患之间的暖心故事便扑面而来。

这些文字里,有患者康复时的欣喜,有家属诚挚的谢意,更有医护人员坚守岗位的责任与担当。每一个字符,都如同温暖的烛火,穿透医院的忙碌与喧嚣,照亮了那些看似平凡却饱含温情的日子。它不仅是一本留言簿,更是护患间深厚情谊的见证,记录着生命的温度与希望 。

(一)拐杖撑起的新生:93岁老人的康复奇迹

林奶奶因股骨颈骨折,已卧床长达两年之久。起初,考虑到林奶奶的高龄,家人选择了保守治疗。然而,漫长的两年过去,骨折不仅没有明显好转,长期卧床还引发了一系列并发症,林奶奶的身体和精神状态每况愈下。

面对这一棘手情况,骨三科的医护团队没有轻言放弃。他们经过多次讨论,综合评估林奶奶的身体状况,最终决定为其实施股骨头置换术。手术过程充满挑战,但凭借精湛的医术和丰富的经验,医疗团队成功完成了手术。

术后第二天,晨光轻柔地透过窗户,洒落在骨三科病房的地面上。护士李晓威手持拐杖,脚步轻快地来到林奶奶床边。她面带微笑,声音轻柔且充满力量:“林奶奶,咱们今天尝试站起来,用拐杖走路啦。”

说着,晓威俯下身,双手稳稳地搂住林奶奶的后背,在家属的配合下,缓缓协助林奶奶坐起。因长时间卧床,林奶奶刚坐起时,脸色略显苍白,身体微微颤抖。晓威见状,一边轻轻为林奶奶按摩肩部,舒缓紧张的肌肉,一边轻声安慰:“林奶奶,别着急,慢慢来,您适应一下再起身。”

待林奶奶状态稍好,晓威将拐杖调整到合适高度,放置在他双手可及之处,耐心讲解:“林奶奶,这拐杖高度刚好,您双手握住把手,手臂自然下垂,就像握住老朋友的手一样。”随后,晓威双手紧紧扶住林奶奶的双臂,用眼神传递鼓励:“我数到三,咱们一起慢慢站起来,一、二、三!”林奶奶深吸一口气,在晓威的带动下,双腿微微发力,颤颤巍巍地站了起来。

站稳后,晓威一手搀扶林奶奶,一手拿起拐杖,将其稳稳放在林奶奶身侧:“林奶奶,咱们先迈出受伤较轻的那条腿,拐杖跟着同步移动。”林奶奶微微点头,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嘴唇紧抿,艰难地迈出了一小步。晓威立刻竖起大拇指:“林奶奶,您太棒了,咱们继续!”在晓威的悉心指导下,林奶奶逐渐掌握了节奏,又缓慢地迈出一步、两步……

此刻,馒头汗珠的晓威抬起她那胖乎乎的红通通的脸,才发现林奶奶已经两眼噙满泪水,林奶奶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泪水夺眶而出:“没想到,我还能重新站起来……”晓威轻轻为林奶奶擦拭泪水,笑着说:“林奶奶,这只是开始,往后您肯定能越走越好!”

(二)跨越语言障碍的守护

在繁忙的骨三科病房里,外国友人Michael的到来,给日常护理工作带来挑战。他因肩关节肩袖损伤,接受了肩关节镜手术。然而,语言不通,成为横亘在他与医护人员间的交流阻碍。

负责护理Michael的东佳彬护士,深知顺畅沟通对患者康复的重要性。此后,她利用业余时间,努力自学英语护理用语,还熟练掌握了翻译软件的操作,为的就是能与Michael有效交流。

静谧的深夜,万籁俱寂,病房里的患者都在熟睡。Michael却突然从睡梦中惊醒,肩关节传来的剧痛让他难以忍受。他眉头拧成了疙瘩,豆大的汗珠顺着额头滚落,左手紧紧捂住缠着纱布的右肩,嘴里不自觉地发出“嘶嘶”声。

恰在此时,小东护士像往常一样前来查房,凭借职业的敏锐,瞬间察觉到Michael的异样。她快步走到床边,用流利的英语关切问道:“Michael,Are you in pain? Where does it hurt?”Michael面色苍白,痛苦地点点头,一边用手比划着右肩,一边艰难吐出几个单词描述疼痛。小东护士一边温柔安抚,一边迅速查看伤口,为精准掌握疼痛程度,她借助翻译软件与Michael细致交流。

小东护士找到值班医生,在确认伤口并无大碍后,从柜子里取出止痛药,倒了一杯温水,递到Michael面前,通过翻译软件耐心解释药物的功效和服用方法。之后又讲述肩关节镜手术后的康复要点,比如如何正确进行肩部的简单活动,怎样避免二次损伤等。通过她的讲解,Michael逐渐缓解了紧张情绪紧皱的眉头慢慢舒展。

出院那天,Michael特意找到小东护士,写下一段饱含深情的感谢语:“Your kindness and professional care made my stay in the hospital much easier. Thank you very much!”

(三)小贴纸里的大温暖

小石头是个活泼可爱的小朋友,因关节受伤住院。面对陌生的环境和治疗,他充满了恐惧,每次打针都哭闹不止。负责他的护士王熠鑫,想出了一个妙招。她准备了各种卡通贴纸,每次治疗前,都会和小石头玩游戏,只要小石头勇敢配合,就奖励他一张贴纸。

这天,又到了打针的时间。小石头一看到护士拿着针筒走进病房,立刻躲到妈妈身后,大声哭喊:“我不要打针,我不要打针!”小王护士微笑着走过去,从口袋里掏出一张印有奥特曼图案的贴纸,在小石头面前晃了晃,温柔地说:“小石头,你看鑫鑫姐姐手里有什么?只要你勇敢地打完这针,这张贴纸就属于你啦,你就能像奥特曼一样勇敢!”小石头抽抽搭搭地探出头,眼睛盯着贴纸,犹豫了一下。小王护士趁机说:“来,咱们拉钩,打完针姐姐就给你。”小石头伸出小手,和小王护士拉了钩。打针时,小石头虽然还是忍不住掉眼泪,但没有再挣扎。打完针,小王护士立刻把贴纸贴在小石头胸前,夸赞道:“小石头真是个勇敢的小英雄!”

小石头出院时,在留言簿上画了一个大大的笑脸,还写道:“‘心心’姐姐,我会想你的,谢谢你!”

(4) 跨越山海的守护:藏区患者的暖心就医之旅

在骨三科护士站,电话铃声、键盘敲击声与医护人员匆忙的脚步声交织在一起,奏响了医院日常忙碌的乐章。从四川甘孜远道而来的藏族卓玛阿姨,正独自坐在一旁,眼神中满是焦虑与迷茫。长期被膝关节病痛折磨的她,拖着沉重的步伐千里迢迢来到这里,本想着能尽快接受膝关节置换手术,摆脱病痛,可在办理住院医保转诊手续时,却因语言不通,陷入了困境。

护士长勾娟在护士站忙碌时,注意到了神色慌张的卓玛阿姨。她放下手中工作,快步走到阿姨身边,虽然言语交流不畅,但护士长凭借温暖的笑容、关切的眼神和简单的手势,让卓玛阿姨稍稍安心。护士长大概了解情况后,立刻回到护士站,拨通了医院医保办的电话。

“您好,我是骨三科勾娟,有位藏族患者卓玛阿姨,在办理住院医保转诊时遇到问题。阿姨从甘孜过来,语言不通,现在十分着急。”护士长焦急又条理清晰地说道。电话那头,医保办工作人员详细询问了患者的身份信息、参保类型等关键内容。护士长一边在护士站的电脑上查询相关资料,一边快速回应,将卓玛阿姨的情况一一告知。然而,经过一番排查,医保办工作人员给出了专业答复:需要与参保地进一步沟通。

于是,她通过网上搜索,获取了卓玛阿姨参保地医保局的联系电话。就这样电话打到从市医保局,再到县医保局,最后到村医保通讯员。护士长耐心解释,反复确认每一个细节。经过近一个小时的艰难沟通,终于查明,原来是参保地医保系统在数据更新时,误将卓玛阿姨的参保状态标记错误,导致转诊手续无法正常办理。在护士长的持续跟进下,医保局工作人员及时对数据进行了修正。

顺利办理住院手续后,卓玛阿姨接受了膝关节置换手术,手术效果非常好。 出院那天,卓玛阿姨来到护士站,将一条洁白的哈达恭敬地献给护士长,眼中闪烁着感激的泪花。尽管语言不通,但这份跨越地域和语言障碍的医患情谊,早已在彼此心中深深扎根。

(五)用爱筑就康复桥梁:高龄院外压疮患者护理记

在骨三科的病房里,一场充满挑战的护理征程,围绕89岁的陈爷爷徐徐展开。陈爷爷因股骨颈骨折入院,入院时,长期卧床加上行动不便,他的骶尾部已出现2期压疮,局部皮肤红肿破溃,散发着异味,让这位本就饱受骨折折磨的老人,更加痛苦不堪。

护理团队迅速响应,由护士长牵头,组建了专门针对陈爷爷的护理小组,全面制定并执行护理计划。每天清晨,护士们便来到陈爷爷的床边,开始一天细致入微的护理工作。她们两两配合,动作轻柔地为陈爷爷翻身,每两小时一次,严格执行,防止压疮部位持续受压。同时,利用软枕、气垫床等工具,巧妙地调整陈爷爷的体位,确保身体各部位压力均匀。

在伤口处理环节,责任护士陈莫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先用生理盐水小心翼翼地清洗压疮创面,轻柔去除表面的分泌物和坏死组织,再用碘伏进行消毒,最后均匀涂抹促进伤口愈合的药物,并仔细包扎。整个过程,专注又耐心,时刻关注着陈爷爷的表情,尽量减轻他的不适。

除了身体护理,营养支持也是护理计划的重要部分。护理团队根据陈爷爷的身体状况,为他制定了个性化饮食方案,鼓励他多食用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如鸡蛋、牛奶、新鲜蔬果等,增强身体抵抗力,助力压疮恢复。

为了让陈爷爷出院后也能得到妥善护理,护士们将护理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家属。从更换床单的技巧,到如何观察伤口是否感染,从正确的翻身方法,到康复训练的注意事项,她们不厌其烦,反复示范,直到家属完全掌握。在康复训练方面,护士们根据陈爷爷的恢复进度,量身定制了一套循序渐进的方案,先从简单的关节活动开始,再逐步过渡到借助辅助工具进行站立、行走练习,过程中时刻陪伴,给予鼓励与指导。

在护理团队的精心照料下,陈爷爷的压疮逐渐愈合,手术创口也顺利恢复。出院那天,陈爷爷和家属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他们为护理团队送上锦旗,以表达这份难以言喻的感谢。骨三科护理团队用专业与爱,为陈爷爷筑起一座康复的桥梁。

(5) 跨越伤病阴霾,重燃赛场希望

病房里,年轻的滑雪运动员晓峰正眉头紧锁,眼神中满是焦虑与不甘。距离重要赛事只剩短短数周,可一次激烈训练中的意外,让他前十字韧带断裂,不得不接受手术治疗。想到可能错过比赛,晓峰食不知味,夜不能寐,情绪十分低落。

负责晓峰护理工作的齐晶护士,很快察觉到了他的异样。查房时,看到晓峰望着窗外发呆,手中紧紧攥着滑雪护目镜,齐护士便轻声问道:“是不是在想比赛的事?愿意的话,和我讲讲你的梦想吧。”晓峰眼眶泛红,倾诉着多年来为比赛付出的努力,担心这次受伤会让一切付诸东流。齐护士耐心倾听,不时点头给予回应,待晓峰情绪稍缓,说道:“晓峰,我理解你的心情,你为比赛付出了这么多,这次受伤让你很着急。但换个角度想,积极配合治疗,才能更快重返赛场。”

此后,护士们每天都会抽出时间,陪晓峰聊滑雪经历,分享优秀运动员伤病后成功复出的故事,给他加油打气。手术后,医生为他制定了详细的康复计划,在医护的陪伴下,晓峰逐渐加大训练强度。随着康复进度加快,晓峰的笑容越来越多。

出院那天,晓峰在护士站感激地说:“多亏有你们陪我度过这段艰难时光,让我重新燃起希望。等我比赛夺冠,一定来向你报喜!”大家微笑着祝福:“我们相信你一定行!”这场暖心的陪伴,不仅帮助晓峰战胜伤病,更让他重拾对未来的信心。

(七)多学科协作:为糖尿病骨折患者护航

62岁的陈大爷因意外摔倒导致股骨骨折,本就患有2型糖尿病的他,治疗过程变得异常复杂。陈大爷入院后,骨三科医疗团队迅速制定手术方案,然而,围术期血糖调整却成为棘手难题。口服降糖药效果不明显,胰岛素注射剂量难以把控,血糖就像坐过山车一样,忽高忽低,手术日期不得不一再推迟。

看着同病房的病友陆续接受手术,陈大爷心急如焚,情绪变得十分焦躁。他常常唉声叹气,对治疗也渐渐失去信心。骨三科医护团队意识到,单纯依靠常规治疗无法解决问题,随即联系院内糖尿病小组,开展多学科联合诊疗。

糖尿病小组专家接到会诊邀请后,迅速来到病房。他们仔细查阅陈大爷的病历,分析血糖波动数据,与骨三科医护深入讨论后,为陈大爷量身定制了一套个性化血糖管理方案。在药物调整方面,精确胰岛素注射时间和剂量,同时搭配新型降糖药物,从多维度调节血糖。为了确保方案有效实施,护理团队肩负起了监督和指导的重任。责任护士每天定时为陈大爷监测血糖,详细记录数据,并根据血糖变化及时反馈给医生。考虑到陈大爷的口味和营养需求,张璇护士与糖尿病护理小组沟通,制定了专属饮食计划,严格控制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的摄入比例,既保证陈大爷获得足够营养,又避免血糖大幅波动。

除了身体上的护理,医护人员还关注陈大爷的心理状态。张璇在工作之余陪他他聊天,缓解焦虑情绪,鼓励他积极配合治疗。在大家的悉心照料下,陈大爷的血糖逐渐趋于平稳,达到了手术标准。

手术顺利进行,术后,医护团队丝毫没有放松对陈大爷血糖的监测和管理。在骨三科和糖尿病小组的共同努力下,陈大爷恢复良好,顺利出院。出院时,陈大爷紧紧握着医护人员的手,激动地说:“谢谢你们,要不是你们齐心协力,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太感谢了!”

(8) 深夜守护:点亮生命的希望之光

凌晨两点,万籁俱寂,医院病房里,大多数患者和家属都沉浸在梦乡之中。然而,对于住院部的医护人员而言,夜晚并不意味着放松,他们时刻保持警惕,守护着患者的生命健康。

在1617病房,李大爷正在熟睡。突然,心电监护仪发出急促的警报声,打破了病房的平静。值班护士潘丽竹闻声,立刻放下手中的工作,以最快速度冲向李大爷的病房。她迅速检查患者状况,发现李大爷意识不清,呼之不应,面色苍白,四肢湿冷。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林晓意识到情况十分危急,她一边冷静地为李大爷测量生命体征,一边电话联系值班医生:“1617病房患者突发意识不清,心率45次/分钟,血压80/50mmHg,呼吸微弱,请立即支援!”

几秒钟后,值班医生赶到病房。医生迅速查看患者情况,下达口头医嘱:“立即静脉推注肾上腺素1mg,多巴胺20mg静脉滴注,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潘护士迅速执行医嘱,每一个动作都准确而熟练。在抢救过程中,她始终保持冷静,一边配合医生进行治疗,一边留意患者的细微变化。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李大爷的病情依旧严峻,但医护人员没有丝毫退缩。经过一系列抢救措施,李大爷的心率逐渐回升,血压也开始稳定,意识逐渐恢复。看到患者脱离生命危险,值班人员紧绷的神经终于放松下来。骨三科病房又恢复祥和平静……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大风、降温、又来一场冰雹,京郊露地樱桃今年有点难

大风、降温、又来一场冰雹,京郊露地樱桃今年有点难

新京报
2025-05-13 23:45:06
真是度日如年!网友描述嫖娼被拘留的经历

真是度日如年!网友描述嫖娼被拘留的经历

烟语法明
2025-05-04 23:41:09
在岸人民币兑美元北京时间16:30官方收报7.2012,较上一交易日官方收盘价涨120点

在岸人民币兑美元北京时间16:30官方收报7.2012,较上一交易日官方收盘价涨120点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13 16:41:37
69岁不丹大王母风韵犹存,4位亲姐妹共侍一夫,三妹肚皮最争气

69岁不丹大王母风韵犹存,4位亲姐妹共侍一夫,三妹肚皮最争气

译言
2025-05-11 00:05:03
摩根大通:上调中国2025年GDP增速预测

摩根大通:上调中国2025年GDP增速预测

财联社
2025-05-13 16:18:23
外媒:C罗在职业生涯中一直拒绝与罗马球员交换球衣

外媒:C罗在职业生涯中一直拒绝与罗马球员交换球衣

懂球帝
2025-05-13 15:42:12
家庭最大的悲哀不是穷,是父母六七十岁了,还持续让别人“借运”

家庭最大的悲哀不是穷,是父母六七十岁了,还持续让别人“借运”

诗词中国
2025-04-14 13:25:34
锯树采蜜?宝安西乡一男子违法砍树被抓现行

锯树采蜜?宝安西乡一男子违法砍树被抓现行

南方都市报
2025-05-13 22:18:21
这次最终还是吴宗宪赢了,不愧是综艺界的前辈,小S复出无望了!

这次最终还是吴宗宪赢了,不愧是综艺界的前辈,小S复出无望了!

西瓜爱娱娱
2025-05-13 14:25:44
普斯卡什预定?独立竞技球员蒙铁尔在禁区外打入一记惊天倒钩

普斯卡什预定?独立竞技球员蒙铁尔在禁区外打入一记惊天倒钩

懂球帝
2025-05-13 09:40:31
祝贺!985大学教授,获最高荣誉!

祝贺!985大学教授,获最高荣誉!

双一流高校
2025-05-12 19:14:55
单位里提拔干部有公交车效应,领导越来越年轻,中年人越来越悲催

单位里提拔干部有公交车效应,领导越来越年轻,中年人越来越悲催

细说职场
2025-03-27 07:25:05
因凡蒂诺:足球一年产生2700亿GDP,沙特能让足球经济重心转移

因凡蒂诺:足球一年产生2700亿GDP,沙特能让足球经济重心转移

直播吧
2025-05-13 22:04:10
“女吃播三巨头”现状,脸像骷髅、摘除味觉神经,有人已立好遗嘱

“女吃播三巨头”现状,脸像骷髅、摘除味觉神经,有人已立好遗嘱

南南说娱
2025-05-13 11:58:17
丢人丢到国外贬损中国观众,港媒 新加坡争相报道,央妈删其新剧

丢人丢到国外贬损中国观众,港媒 新加坡争相报道,央妈删其新剧

梦史
2025-05-12 11:35:16
找一个人和你做爱到老有多难

找一个人和你做爱到老有多难

曾奇峰心理工作室
2025-04-19 11:59:48
广州雨天出租车“议价拒载”引关切,乘客司机各有怨言;专家:乱象应整治,定价可完善

广州雨天出租车“议价拒载”引关切,乘客司机各有怨言;专家:乱象应整治,定价可完善

大风新闻
2025-05-13 13:41:04
英伟达向沙特运送1.8万枚顶级人工智能芯片

英伟达向沙特运送1.8万枚顶级人工智能芯片

界面新闻
2025-05-13 22:56:21
胡春华率全国政协调研组赴湖北调研

胡春华率全国政协调研组赴湖北调研

人民政协网
2025-05-13 09:12:26
缅甸7.9级地震地表位移画面首曝光 部分区域位移达6米

缅甸7.9级地震地表位移画面首曝光 部分区域位移达6米

大象新闻
2025-05-13 16:23:31
2025-05-14 07:51:00

头条要闻

莫迪谈与巴方的《印度河用水条约》:水和鲜血不能共存

头条要闻

莫迪谈与巴方的《印度河用水条约》:水和鲜血不能共存

财经要闻

老股民被收割670万 杀猪盘牵出20亿大案

体育要闻

离开曼联,他在马拉多纳的城市成为明星

娱乐要闻

张柏芝母亲节上热搜!3个儿子引热议

科技要闻

京东CEO:我们"骑手工服严重缺货",正赶工

汽车要闻

或2027年发布 全新宝马1系假想图曝光

态度原创

本地
房产
数码
游戏
公开课

本地新闻

春色满城关不住|溪水浣青苔 钟乳洞藏多少光阴

房产要闻

58 万人等哭了!老黄埔高端商圈为何难产20年?!

数码要闻

苹果发布 tvOS 18.5 更新,为Apple TV 4K添加杜比全景声同步支持

《百日战纪》日本首发实体销量破 2 万 / 《剑星》PC 版发售日曝光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