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护理工作13年,累计护理患者近4万人次,日均步数2万+,抢救成功率达93.5%,赢得赞扬无数......这就是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发热门诊护士唐安宁,她以青春热血与使命担当诠释着新时代南丁格尔精神。
发热门诊,看似普通,却是传染病预警的“雷达哨兵”健康筛查的“防火墙”,这里的护士以“零距离”的守护构建起早发现、早诊断的立体化防线。作为一名扎根发热门诊的护士,对于这份职业背后的“心酸与辛苦”,唐安宁有着更深刻的体会,也更加懂得“信任与关爱”在患者生命中的重要意义。
微笑背后,疲惫身躯下的仁爱与坚守
2024年12月的一个傍晚,风雪交加,一位高烧39℃的老奶奶被紧急地送进发热门诊,老人家已发热3天,来院当天更是水米不进,她脸色苍白、眼神萎靡、呻吟声不断。而此时,科里刚刚收治了2名患者,值班人员都在忙碌着。已连续工作12个小时,正准备回家的唐安宁,立即换上护身服,虽已疲惫不堪,仍以温暖的微笑迎上前,她像CT扫描仪一样,精准专业地了解老人的状况,测量生命体征、完成采血、心电图等一系列检查内容......看到唐安宁沉稳自信,训练有素,老奶奶像吃了定心丸一样,不仅配合着检查,还主动要求喝水。面对奶奶的信任,唐安宁轻声安抚:“奶奶,别害怕,我会一直陪着您。”深夜时分,看着输液病中药液滴入近半,体温已经降到37.8℃,安然入梦的奶奶,唐安宁深深感受到,微笑背后、疲惫身躯下的仁爱与坚守带来的是幸福的希望。
急危重症前,无畏风险的担当与奉献
发热门诊不仅是服务患者的窗口,更是救治急危重症的前沿阵地。一天,一位高热引发心脏病的大爷被紧急送诊,人已昏迷,唐安宁立刻和同事们投入抢救中,她们争分夺秒地进行心肺复苏,汗水不断从额头滑落,模糊了视线也顾不上擦拭;气管插管吸痰时,即使面临感染风险,唐安宁也没有丝毫退缩。经过近一个小时的紧张抢救,患者终于恢复了心跳和呼吸。看着大爷转危为安,唐安宁此时才发现自己的双手早已因长时间按压而颤抖不已。
爱与被爱,辛劳途中的温暖与慰藉
在发热门诊的日日夜夜,唐安宁自身得到成长,也收获了患者的认可,更是感受到了来自同事、家人和社会的关爱。这些温暖,如同黑夜里的星光,照亮了她前行的道路。
有一次,唐安宁因连续多日高强度工作,身体严重透支,发起了高烧。同事们得知后,主动分担她的工作,让她能安心休息。大家的工作本就繁重,却依然默默承担,毫无怨言。家人的关心更是时刻相伴,每天的电话叮嘱、精心准备的营养餐,都让唐安宁倍感温暖。这些关爱,成为她坚持的动力,也让她更加坚定了在护理岗位上默默奉献的决心。
作为一名护士,唐安宁深知肩负着守护生命的重任。她知道,只有不断提升自身能力,才能更好地守护患者,她利用一切时间,积极参加各种培训学习,提升专业技能。如今的她,早已成为科室的护理骨干,同事心中的榜样。
护理之路,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每一次深夜里的坚守,每一回与死神的博弈,每一份跨越疲惫的温情,都在诠释着“提灯者”的初心与信仰。唐安宁只是平凡的医护人员,却在发热门诊这个特殊战场上,用布满压痕的脸庞、汗湿浸透的衣衫、永远向光的姿态,守护着生命的尊严与希望。
在这个属于护士的节日里,期待更多人能看见护士们藏在微笑背后的疲惫,理解她们直面风险时的坚定,给予她们继续前行的力量。也希望每一位护理同仁,都能在关爱与支持中,永葆对生命的敬畏之心。未来的日子里,她们手中的“灯”将永远明亮,用专业与爱,照亮患者的康复之路。
作者:唐安宁(发热门诊护士) 刘娇(宣传科科员)
来源: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 发热门诊、宣传科